[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供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24789.1 | 申请日: | 2017-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4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成夕峰;秦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夕峰;秦杨 |
| 主分类号: | H02B1/00 | 分类号: | H02B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本体 智能供电系统 脚柱 防护门 分析仪 检测仪 上端 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 节能环保 紧密连接 嵌入设置 应用市场 稳压器 限流器 智能化 最大化 稳压 限流 防护 检测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供电系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有脚柱,且所述脚柱与所述装置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脚柱的上端设有防护门,且所述防护门与所述装置本体活动连接,所述脚柱的上端左侧安装有检测仪,且所述检测仪与所述防护门紧密连接,所述检测仪的右侧设有分析仪,且所述分析仪嵌入设置在防护门中,该种智能供电系统,经过对装置本体的多方改进,采用了最新的设计,使装置本体的智能化最大化,操作简单轻松,性能优越,节能环保,内部设有稳压器和限流器等稳压限流的保护装置,大大的增加了装置本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该种智能供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供电系统就是由电源系统和输配电系统组成的产生电能并供应和运输给用电设备的系统,供电系统的一般原则就是:供电可靠、操作方便、运行安全灵活、经济合理、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供电系统按系统接线布置方式可分为放射式、干线式、环式和两端电源供电等接线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供电系统也越来越多,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但现有的智能供电系统,没有设计稳压器和限流器等稳压限流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电压不稳和电流过大造成危险,或装置本体停止工作,给人们带来不便,且其体积较大,功能不够全面,操作较复杂,从而增加了人工成本,不能够广泛的推广。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智能供电系统,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供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设计稳压器和限流器等稳压限流的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电压不稳和电流过大造成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供电系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有脚柱,且所述脚柱与所述装置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脚柱的上端设有防护门,且所述防护门与所述装置本体活动连接,所述脚柱的上端左侧安装有检测仪,且所述检测仪与所述防护门紧密连接,所述检测仪的右侧设有分析仪,且所述分析仪嵌入设置在防护门中,所述分析仪的下端安装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右侧设有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防护门焊接,所述控制器的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源开关,且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装置本体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的顶端设有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的内部左侧安装有第一显示屏,且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显示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左侧设有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右侧上端设有出线孔,且所述出线孔贯穿设置在装置本体中,所述出线孔的底部左端设有电源插口,且所述电源插口嵌入设置在装置本体中,所述第一显示屏的顶端安装有供电箱,且所述供电箱与所述装置本体活动连接,所述供电箱的顶部设有指示灯,且所述指示灯与所述供电箱固定连接,所述供电箱的正面左侧设有稳压器,所述供电箱的右侧设有进线孔,且所述进线孔贯穿设置在供电箱中。
进一步的,所述出线孔的下端安装有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与所述装置本体通过强力胶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底端设置有数字按键,且所述数字按键与所述显示模块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的左侧设有数据采集器,且所述数据采集器与所述防护门紧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稳压器的右侧安装有限流器,且所述限流器与所述供电箱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智能供电系统,经过对装置本体的多方面改进,采用了最新的设计,使装置本体的智能化最大化,操作简单轻松,性能优越,节能环保,内部设有稳压器和限流器等稳压限流的保护装置,大大的增加了装置本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数据采集器可以实时的采集装置本体的电压和电流,当装置本体出现故障时,通过第一显示屏将出现的故障显示在第一显示屏上,在使用和操作的过程中也更加的简单和快捷,装置本体有更多的智能化,节约人工成本,很好的方便了人们的使用,所以该种智能供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夕峰;秦杨,未经成夕峰;秦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47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补水式纳米水离子发生装置
- 下一篇:电气柜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