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动尾门锁紧装置的支持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23719.4 | 申请日: | 2017-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8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光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盛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83/18 | 分类号: | E05B83/18;E05B85/00;B60J5/10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程安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组件 本实用新型 齿轮部 齿条部 紧装置 尾门锁 拉线连接 拉线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门锁紧装置的支持组件,包括有拉线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组件包括有与拉线连接的齿条部以及连接于齿条部的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上设有连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支持组件结构简单且使用稳定,可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门锁紧装置的支持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上的电动尾门锁紧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拉环,其为可移动的设置于安装支架上,支持组件,其对拉环提供使其在承受尾门锁冲击时仍能保持在锁止位置的作用力;以及拉线,其与支持组件连接,但现有的支持组件存在以下不足。
1、在尾门关上瞬间,锁紧装置上的拉环受尾门冲击力,会相应的往下运动,在弹簧状态不变化的情况下,无法抵消尾门锁与拉环之间的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动能,从而迫使支持组件的拉线弯曲,因拉线为钢丝线,弯曲易断裂;
2、因弹簧会变形,拉环会往后退,所以尾门需要较大的冲击力,才能让尾门二级锁扣上锁紧装置的拉环,所产生的噪音较大。
也有的电动尾门锁紧装置的支持组件是采用轨道与滑块配合的方式抵消为门锁与拉环之间的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但这种方式不仅结构复杂,且需要保证多个零件的直线度,若加工精度稍微有偏差则整个支持组件就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尾门锁紧装置的支持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动尾门锁紧装置的支持组件,包括有拉线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组件包括有与拉线连接的齿条部以及连接于齿条部的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上设有连杆。
上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尾门锁紧装置的支持组件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条部两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齿条部朝向拉线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拉线的线头与凹槽形状相匹配,所述齿条部一端端面与齿轮部相啮合,所述齿轮部包括有齿轮部本体以及设置于齿轮部本体一侧且与齿轮部本体同心设置的圆台,所述连杆设置于圆台之上。
上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尾门锁紧装置的支持组件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台周面设有一连杆连接孔,所述连杆连接于连杆连接孔中。
上述的一种汽车电动尾门锁紧装置的支持组件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线设置于外壳中且相对连接齿条部的另一端连接有拉线头套,所述外壳在拉线头套相对应位置设有拉线头套安装槽,所述拉线头套安装于拉线头套安装槽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持组件设置为齿轮部和齿条部,齿条部与拉线相连接,在齿轮部上设置的圆台上连接有连杆,通过齿轮部与齿条部的齿轮配合及圆台上的连杆与拉环连接,这种方式不仅结构巧妙且便于实现,将拉线头套通过外壳上设置的拉线头套安装槽连接于外壳中,提高拉线的稳定性,防止拉伸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支持组件结构简单且使用稳定,可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持组件的齿轮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所示:一种汽车电动尾门锁紧装置的支持组件,包括有拉线1和外壳2,支持组件包括有与拉线1连接的齿条部3以及连接于齿条部3的齿轮部4,齿轮部4上设有连杆5,齿条部3两端设有凹槽31,凹槽31与齿条部3朝向拉线1的一端相连通,拉线1的线头11与凹槽31形状相匹配,齿条部3一端端面与齿轮部4相啮合,齿轮部4包括有齿轮部本体41以及设置于齿轮部本体41一侧且与齿轮部本体41同心设置的圆台42,连杆5设置于圆台42之上,圆台42周面设有一连杆连接孔43,连杆5连接于连杆连接孔43中,外壳2在连杆5相对连接连杆连接孔43的另一端设有可容纳连杆5滑动的滑槽21,拉线1设置于外壳2中且相对连接齿条部3的另一端连接有拉线头套12,外壳2在拉线头套12相对应位置设有拉线头套安装槽22,拉线头套12安装于拉线头套安装槽2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盛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盛元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37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门延时安全打开系统
- 下一篇:纯电动汽车充电口盖按压式二次开启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