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油油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23188.9 | 申请日: | 2017-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9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胡锡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广达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25/28 | 分类号: | B65D25/28;B65D25/20;B65D85/72;A47J47/01;A47J4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015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油 油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油油桶,包括:油桶本体,在所述油桶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倒油口,在倒油口的上端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桶盖,在所述油桶本体左侧中部设置有把手,在所述倒油口左侧的油桶本体上端设置有竖向溢油储油腔,在所述油桶本体的上端内部设置有与竖向溢油储油腔相互连通的横向溢油储油腔,在所述横向溢油储油腔上端的油桶本体上设置有向左上方倾斜的斜面,在所述竖向溢油储油腔右侧的油桶本体上设置有下竖向导油槽,在所述倒油口的左侧下端设置有与下竖向导油槽相互连通的上竖向导油槽,在所述倒油口的中部外侧倾斜设置有环形导油槽,所述环形导油槽的下端与上竖向导油槽相互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油容器,尤其涉及一种食用油油桶。
背景技术
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食用油多为桶装结构,桶装食用油在倒油收尾的过程中会出现外淋现象,从而导致食用油油桶表面和底部逐渐被食用油覆盖,拿取倒油的过程中双手会沾上食用油,清洗不方便,还会给桌面带来油污,同时食用油油桶表面外淋的食用油还会吸附大量灰尘,使食用油油桶看起来很脏,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倒油收尾时食用油外淋的食用油油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食用油油桶,包括:油桶本体,在所述油桶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倒油口,在倒油口的上端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桶盖,在所述油桶本体左侧中部设置有把手,在所述倒油口左侧的油桶本体上端设置有竖向溢油储油腔,在所述油桶本体的上端内部设置有与竖向溢油储油腔相互连通的横向溢油储油腔,在所述横向溢油储油腔上端的油桶本体上设置有向左上方倾斜的斜面,在所述竖向溢油储油腔右侧的油桶本体上设置有下竖向导油槽,在所述倒油口的左侧下端设置有与下竖向导油槽相互连通的上竖向导油槽,在所述倒油口的中部外侧倾斜设置有环形导油槽,所述环形导油槽的下端与上竖向导油槽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上述食用油油桶,结构新颖,能够将每次食用油倒油收尾时外淋的食用油收集在食用油油桶上端内部的横向储溢油储油腔内,不会外淋到食用油油桶表面和底部,防止给桌面带来油污,同时不会吸附大量灰尘,保持食用油油桶表面的洁净,满足了人们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食用油油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桶本体,2、倒油口,3、桶盖,4、把手,5、竖向溢油储油腔,6、横向溢油储油腔,7、斜面,8、下竖向导油槽,9、上竖向导油槽,10、环形导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图1、图2所示,食用油油桶,包括:油桶本体1,在所述油桶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倒油口2,在倒油口2的上端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桶盖3,在所述油桶本体1左侧中部设置有把手4,在所述倒油口2左侧的油桶本体1上端设置有竖向溢油储油腔5,在所述油桶本体1的上端内部设置有与竖向溢油储油腔5相互连通的横向溢油储油腔6,在所述横向溢油储油腔6上端的油桶本体1上设置有向左上方倾斜的斜面7,在所述竖向溢油储油腔5右侧的油桶本体1上设置有下竖向导油槽8,在所述倒油口2的左侧下端设置有与下竖向导油槽8相互连通的上竖向导油槽9,在所述倒油口2的中部外侧倾斜设置有环形导油槽10,所述环形导油槽10的下端与上竖向导油槽9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广达塑业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广达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3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大功率投光灯结构
 - 下一篇:车辆存储室、车辆以及用于车辆的后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