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阴极板起吊翻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1217.8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7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楠;金永万;王莉莉;王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新利兴有色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2 | 分类号: | C25C7/02;B23K37/04;B66C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王荣亮 |
地址: | 11014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极 起吊 机构 | ||
一种阴极板起吊翻面机构,解决人工搬运和翻转阴极底板的传统作业方式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操作安全性差,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包括起吊架,其特征在于:由L型吊架主体构成的起吊架,通过上滑动限位辊和下滑动限位辊,滑动连接在滑动梁上;起吊架的下端设置升降控制杆,升降控制杆的前端设置驱动连杆;驱动连杆的上铰接部设置铰接连杆,铰接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连杆的上铰接部相铰接,铰接连杆的中部与起吊架的连杆铰接部相铰接;铰接连杆的另一端设置翻面转动杆,翻面转动杆下端的转动连接头上设置起吊夹爪。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灵活,使用安全可靠;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数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有效提升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阴极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作业效率高,操作灵活,使用安全可靠的阴极板起吊翻面机构。
背景技术
电解金属是将阳极板与阴极板一同置于电解质溶液中,通电后,根据正负极电解作用,阳离子向阴极板移动,在阴极板得到电子,进而还原出金属;阴离子向阳极板移动,在阳极板失去电子,从而被氧化。
金属电解所用的阴极板,是由阴极底板和阴极导电横梁两部分组成。阴极底板与导电横梁同为铝材质,需要利用气体保护焊、将阴极底板与导电横梁焊接在一起。现有的焊接过程是:使用焊枪对阴极底板和导电横梁连接部位的一侧进行焊接;并且,在焊接连接部位的另外一面时,需要通过完全人工的作业方式对阴极底板进行搬运和翻转。这种传统的焊接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操作安全性差,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故有必要对现有阴极板焊接的翻面方式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作业效率高,操作灵活,使用安全可靠的阴极板起吊翻面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阴极板起吊翻面机构包括起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架由L型吊架主体构成,L型吊架主体的下折弯段的端部设置有升降杆铰接部;L型吊架主体的上折弯段的中部设置有连杆铰接部,L型吊架主体上折弯段的端部设置有上滑动限位辊和下滑动限位辊;起吊架通过上滑动限位辊和下滑动限位辊,滑动连接在滑动梁上;所述起吊架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控制杆,升降控制杆由升降杆主体构成,升降杆主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驱动杆下铰接孔和吊架铰接孔;升降控制杆通过吊架铰接孔与起吊架下端的升降杆铰接部相铰接;升降控制杆的前端还设置有驱动连杆,驱动连杆由竖直布置的驱动杆主体构成,驱动杆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上铰接部,驱动杆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下铰接部;驱动连杆通过下铰接部的升降杆铰接孔与升降控制杆的驱动杆下铰接孔相铰接;所述驱动连杆的上铰接部设置有铰接连杆,铰接连杆由铰接杆主体构成,铰接杆主体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杆上铰接孔,铰接杆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提升铰接孔,铰接杆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中部铰接孔;铰接连杆的一端通过驱动杆上铰接孔与驱动连杆的上铰接部相铰接,铰接连杆的中部则通过中部铰接孔与起吊架的连杆铰接部相铰接;所述铰接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竖直向下布置的翻面转动杆,翻面转动杆由转杆杆体构成,转杆杆体的下端设置有转动连接头;所述翻面转动杆的上端与铰接连杆的提升铰接孔相铰接;翻面转动杆下端的转动连接头上设置有起吊夹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新利兴有色合金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市新利兴有色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12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