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通圆孔式钢包透气砖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9036.1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8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伟;吴畏虎;贺铸;谭方关;潘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江钊芳;刘荣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通圆孔 透气砖 钢包透气砖 本实用新型 圆形区域 圆心 底面 工作面中心 热机械性能 热应力集中 圆台形本体 底面中心 使用寿命 工艺流程 热应力 浇注 贯穿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通圆孔式钢包透气砖,包括圆台形本体,所述本体内部设有贯穿本体工作面和底面的直通圆孔,所述本体的工作面和底面均设有无直通圆孔区域,工作面的无直通圆孔区域为以工作面中心为圆心、不大于工作面直径的7/30为直径的圆形区域,底面的无直通圆孔区域为以底面中心为圆心、不大于底面直径的7/30为直径的圆形区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通圆孔式钢包透气砖能够减少透气砖批量生产的工艺流程,提高透气砖的浇注效率,均匀透气砖热应力分布、减少热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减少裂纹的产生,对裂纹的扩展增加阻力,增强透气砖的热机械性能,延长透气砖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通圆孔式钢包透气砖,属于钢包炉外精炼使用透气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作为一个钢铁生产与消费的大国,粗钢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钢材数量大大满足了国内需求的同时钢材质量结构也不断升级优化,绝大多数钢材已经基本满足下游行业对材料质量性能不断提升的要求。
随着对钢材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炼钢流程(高炉、炼钢炉、铸锭)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取而代之的现代炼钢流程包括(高炉、铁水预处理、炼钢炉、炉外精炼、连铸)已经发展成熟。钢包是重要的精炼容器,其中透气砖是安装在钢包底部耐火内衬中,通过自身的细小狭缝孔洞连接钢包内外,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精炼时氩气通过透气砖孔道吹入钢包内搅拌钢水实现精炼。炉外精炼过程能降低钢中氧、硫氢和非金属夹杂含量,改变夹杂物形态,提高纯净度,改善钢的机械性能;深脱碳,满足低碳或超低碳钢的要求,在特定条件下把碳脱到极低的水平;微调合金成分,把合金成分控制在很窄的范围内并使其分布均匀,尽量降低合金的消耗以提高合金收得率;调整钢液温度到浇注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小保内钢液的温度梯度。
由于透气砖耐火材料的热机械性能对钢铁生产周期、钢水质量有直接影响,所以为了保证炉外精炼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改善透气砖的热机械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在炉外精炼过程中,钢包内衬耐火材料直接接触钢水且受到钢水剪切流动的物理侵蚀和炉渣带来的化学侵蚀,此外还受到精炼过程和不同工艺时边界条件的变化而导致钢液温度变化过程导致的热机械应力的变化。常用的矩形狭缝以透气砖中心为圆心呈辐射状分布,有单环和双环分布,然而这种结构狭缝末端的热应力容易集中;与此同时的轴向热机械应力的周期性变化或者热机械应力在某部位的局部集中可能使材料出现裂纹,材料裂纹处的抗渣性能和抗冲刷磨损性能大大降低使材料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因此为了满足透气砖在恶劣工况下的热机械性能对其进行结构上的优化减少应力集中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通圆孔式钢包透气砖,能够减少透气砖批量生产的工艺流程,提高透气砖的浇注效率,均匀透气砖热应力分布、减少热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减少裂纹的产生,对裂纹的扩展增加阻力,增强透气砖的热机械性能,延长透气砖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直通圆孔式钢包透气砖,包括圆台形本体,所述本体内部设有贯穿本体工作面和底面的直通圆孔,所述本体的工作面和底面均设有无直通圆孔区域,工作面的无直通圆孔区域为以工作面中心为圆心、不大于工作面直径的7/30为直径的圆形区域,底面的无直通圆孔区域为以底面中心为圆心、不大于底面直径的7/30为直径的圆形区域。
所述直通圆孔群在本体的任意横截面的投影均以本体的中心轴为对称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直通圆孔群在本体的任意横截面的投影均位于以本体的中心轴为圆心、直径不大于横截面直径的3/5且不小于横截面直径的23/100的圆形区域内。
各直通圆孔的轴均不平行。
各直通圆孔的轴的延长线都与本体中心轴相交。
本实用新型基于其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9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