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车的车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8339.1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8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浪尖渝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2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江文鑫;周婷 |
地址: |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电动车 车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电动车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折叠电动车的车头结构,包括与前支架连接的竖架,竖架的上部朝向折叠电动车行进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段,弯折段的末端连接有横架,横架水平布置且与弯折段垂直,横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把手;把手呈圆台状,把手形成有相对布置的外底面和内底面,内底面的直径大于外底面的直径;内底面与横架连接,且把手的延伸方向与横架的延伸方向相同。通过在横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把手,把手设置为圆台状,且把手的延伸方向与横架的延伸方向相同,也就是说把手与横架共同形成流场的长条状,这样使得人们使用起来更加舒适,且其结构较为简单,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电动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折叠电动车的车头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车成为人们出行代步的一种常用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电动车具有节能环保、方便使用的优点,但是普通电动车显得较为笨重,且携带不便,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无法满足出现改换交通工具的需求了。
基于此种情况,人们研发了折叠电动车,折叠电动车就是能够通过折叠,缩小体积,实现便携目的的交通工具,其各个部件通过设计者的巧妙涉及能够进行折叠。折叠电动车相对于普通电动车具有便于携带的优点,能够解决短途出行以及上下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其中,车头结构为折叠电动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技术中,折叠电动车的车头结构过于复杂,降低了折叠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不利于折叠电动车的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电动车的车头结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舒适的车头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折叠电动车的车头结构过于复杂,降低了折叠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不利于折叠电动车的推广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与前支架连接的竖架,所述竖架的上部朝向折叠电动车行进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段,所述弯折段的末端连接有横架,所述横架水平布置且与所述弯折段垂直,所述横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呈圆台状,所述把手形成有相对布置的外底面和内底面,所述内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外底面的直径;所述内底面与所述横架连接,且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横架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横架呈圆柱状,所述横架的直径与所述把手的内底面的直径相同,所述横架的外周侧面与所述把手的外周侧面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外周侧壁上形成有依序排布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的上端呈圆弧状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段上设置有电源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段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选择所述电动折叠车行进速度的速度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折叠车包括车铃,所述车铃设置在所述横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电动车的车头结构,通过在横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把手,把手设置为圆台状,且把手的延伸方向与横架的延伸方向相同,也就是说把手与横架共同形成流场的长条状,这样使得人们使用起来更加舒适,且其结构较为简单,便于人们的使用,这样,解决了折叠电动车的车头结构过于复杂,降低了折叠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不利于折叠电动车的推广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电动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电动车的车头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浪尖渝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浪尖渝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8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爪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球阀组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