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路隧道用泛光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16603.8 | 申请日: | 2017-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4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储昭学;胡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蓝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0;F21V19/02;F21V23/00;F21V23/04;F21V29/83;H05B33/08;F21Y115/10;F21W131/101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 地址: | 2466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隧道 用泛光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用泛光灯,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多个散热孔,所述壳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挡板,所述前后两挡板之间设有多个铰接柱,所述多个铰接柱上分别铰接安装有发光板,所述发光可调节角度,所述发光板上设有多个发光光源,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与发光板连接的LED驱动模块,所述LED驱动模块与变流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高灯具的节能效果,减少电流变化对LED灯造成的影响,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灯具,具体是一种公路隧道用泛光灯。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
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但这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P-N结。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灯发光的原理。而光的波长也就是光的颜色,是由形成P-N结的材料决定的,LED灯最大的优点就是节能环保。光的发光效率达到100流明/瓦以上,普通的白炽灯只能达到40流明/瓦,节能灯也就在70流明/瓦左右徘徊。所以,同样的瓦数,LED灯效果会比白炽灯和节能灯亮很多。1瓦LED灯亮度相当于2瓦左右的节能灯, 5瓦LED灯1000小时耗电5度,LED灯寿命可以达到5万小时,LED灯无辐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提高灯具的节能效果,减少电流变化对LED灯造成的影响,延长使用寿命的公路隧道用泛光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公路隧道用泛光灯,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多个散热孔,所述壳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挡板,所述前后两挡板之间设有多个铰接柱,所述多个铰接柱上分别铰接安装有发光板,所述发光可调节角度,所述发光板上设有多个发光光源,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与发光板连接的LED驱动模块,所述LED驱动模块与变流模块连接,所述变流模块的一侧连接有变流调节控制器,所述变流模块连接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连接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的一侧连接有滤波数据控制模块。
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导线穿设孔。
所述滤波模块连接市电系统
所述LED驱动模块上连接有红外线断电遥控开关。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侧壁上铰接座,便于壳体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提高了壳体的散热效果,且在壳体的前后端分别设有挡板,在前后挡板之间设有铰接柱,便与发光铰接照射的角度,在壳体内安装有控制系统,通过滤波模块有效过滤市电系统的渣波,提高了电流的稳定性,且在滤波模块的一侧设有滤波数据控制模块,可以人为调节需要过滤的波长,提高适用性,且在变流模块的一侧设有调节控制器,便于调节电流的大小,延长了LED的适用寿命 。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蓝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蓝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66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