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轮机的蒸汽供给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4606.8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2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阳虹;胡怡丰;顾永丹;冀大伟;黄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7/10 | 分类号: | F01D1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叶绮玲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 蒸汽 供给 管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的蒸汽供给管路,包括蒸汽供给母管、进汽阀、稳流结构、第一蒸汽供给分管和第二蒸汽供给分管,蒸汽供给母管与进汽阀的入口端相连通;稳流结构设置在进汽阀的出口端,并对进汽阀出口端的气流进行节流;第一蒸汽供给分管和第二蒸汽供给分管均通过稳流结构与进汽阀的出口端相连通。通过在进汽阀的出口端设置稳流结构,使进汽阀出口端的蒸汽汽流经稳流结构节流后再流入第一蒸汽供给分管和第二蒸汽供给分管,稳流结构的节流效应能够对蒸汽汽流起到有效的整流作用,消除蒸汽汽流中的涡流和稳流,使进入第一蒸汽供给分管和第二蒸汽供给分管中的蒸汽流动稳定,且流量均匀,从而消除振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的蒸汽供给管路。
背景技术
汽轮机所用的蒸汽由锅炉产生,经蒸汽供给管路输送至汽轮机中做功。汽轮机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振动强度较大的情况,不利于机组的安全运行。
通常,锅炉产生的蒸汽经母管通入两根分管中,分成两路分别进入汽轮机中,母管与两根分管之间通过进汽阀相连通。由于蒸汽在进汽阀的出口处分成两路分别进入两根分管中,使得进汽阀出口处的蒸汽流动状态十分复杂。通过对进汽阀中的蒸汽流动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分析,发现蒸汽在进汽阀出口处分流的时候产生涡流和紊流,导致两根分管中的流量不对称,是造成振动的主要原因。因此,消除进汽阀出口处蒸汽汽流中的涡流和紊流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轮机的蒸汽供给管路,能够消除进汽阀出口处蒸汽汽流中的涡流和紊流,从而消除振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轮机的蒸汽供给管路,包括蒸汽供给母管、进汽阀、稳流结构、第一蒸汽供给分管和第二蒸汽供给分管,蒸汽供给母管与进汽阀的入口端相连通;稳流结构设置在进汽阀的出口端,并对进汽阀出口端的气流进行节流;第一蒸汽供给分管和第二蒸汽供给分管均通过稳流结构与进汽阀的出口端相连通。
优选地,进汽阀的出口端设有与第一蒸汽供给分管相连通的第一出汽口和与第二蒸汽供给分管相连通的第二出汽口,稳流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出汽口处的第一稳流结构和设置在第二出汽口处的第二稳流结构。
优选地,第一稳流结构和第二稳流结构均为节流调节阀。
优选地,在第一蒸汽供给分管上设有第一振动探测器,在第二蒸汽供给分管上设有第二振动探测器。
优选地,第一稳流结构和第二稳流结构均为节流孔板。
优选地,节流孔板的通流面积为第一蒸汽供给分管/第二蒸汽供给分管的通流面积的15%-65%。
优选地,第一稳流结构和第二稳流结构均为渐缩管,渐缩管的内径小于第一出汽口的内径和第二出汽口的内径。
优选地,渐缩管的通流面积为第一蒸汽供给分管/第二蒸汽供给分管的通流面积的15%-65%。
优选地,进汽阀的出口端设有一个出汽口,稳流结构为一分流孔板,分流孔板具有与出汽口相连通的进口、与第一蒸汽供给分管相连通的第一出口和与第二蒸汽供给分管相连通的第二出口。
优选地,分流孔板的第一出口的通流面积为蒸汽供给母管的通流面积的7.5%-32.5%;分流孔板的第二出口的通流面积为蒸汽供给母管的通流面积的7.5%-3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进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4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全景影像拍摄的支架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组合式瑜伽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