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常温贴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2464.1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2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傅冠颖;陈支勇;国星;蔡卫鹏;黄嵚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G02F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机构 电致变色器件 贴合工艺 贴合装置 吊臂 本实用新型 密闭舱体 变色片 抽气管 真空泵 夹具 常温环境 电解质层 夹胶玻璃 真空状态 密闭舱 贴合 下端 体内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常温贴合装置。它包括密闭舱体、升降机构、吊臂、平台、抽气管和真空泵,密闭舱体内设升降机构和平台,平台上方设两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均设吊臂,吊臂下端均设夹具,真空泵通过抽气管与密闭舱体相连通。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了电致变色器件常温贴合装置在真空状态下的贴合工艺,可以很容易地将上变色片和下变色片进行贴合,使常温环境下的贴合工艺变得可行合理,从而避免了传统夹胶玻璃贴合工艺中的高温对电解质层可能造成的损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常温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信息、电子、能源、建筑以及国防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电致变色是利用有机变色材料或无机变色材料在高电位和低电位作用下,通过对材料注入或抽取电荷(离子或电子),使其在低透射率的着色状态和高透射率的退色状态之间产生可逆的变色,在外观上则表现为颜色及透明度的可逆变化。电致变色材料结构可控、色彩丰富、成本低廉、节能低耗的特点,应用在建筑、汽车、电子仪器、眼镜等产品上,可调节和控制光照能量,具有高效、低耗、轻薄、无污染、智能的特点。由于现有的夹胶玻璃贴合工艺,使用的是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而电致变色器件中的电解质层除了高聚物,还有其他不同功能的添加剂,使得电解质层不能承受太高的温度。因此,电致变色器件中的电解质层,经常使用有机聚合物电解质,其中之一是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体系,可以应用现有的夹胶玻璃贴合工艺,将电解质层夹于两片电极(变色片)之间,然而,此工艺过程中的高温(>100℃)限制了PVB聚合物电解质内可以使用的添加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的常温贴合装置。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使常温环境下的贴合工艺变得可行合理,从而能有效避免传统夹胶玻璃贴合工艺中的高温对电解质层可能造成的损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常温贴合装置。它包括密闭舱体、升降机构、吊臂、平台、抽气管和真空泵,密闭舱体内设升降机构和平台,平台上方设两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均设吊臂,吊臂下端均设夹具,真空泵通过抽气管与密闭舱体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了电致变色器件常温贴合装置在真空状态下的贴合工艺,可以很容易地将上变色片和下变色片进行贴合,使常温环境下的贴合工艺变得可行合理,从而避免了传统夹胶玻璃贴合工艺中的高温对电解质层可能造成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需贴合的电致变色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贴合电致变色器件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常温贴合装置。它包括密闭舱体10、升降机构11、吊臂12、平台15、抽气管13和真空泵14,密闭舱体10内设升降机构11和平台15,平台15上方设两个升降机构11,升降机构11均设吊臂12,吊臂下端均设夹具17,真空泵14通过抽气管13与密闭舱体10相连通。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使用了电致变色器件常温贴合装置在真空状态下的贴合工艺,可以很容易地将上变色片8和下变色片9进行贴合,使常温环境下的贴合工艺变得可行合理,从而避免了传统夹胶玻璃贴合工艺中的高温对电解质层可能造成的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吉晟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2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覆铜基板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竹木纤维板包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