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控装置双金属簧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2261.2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5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春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川成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7/52 | 分类号: | H01H37/52;H01H3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金属簧片 导电件 动触点 电性连接 温度开关 温控装置 静触点 绝缘片 开孔 小型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 安全性能 触点断开 过流保护 电器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控装置双金属簧片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绝缘片和双金属簧片,第一导电件通过所述绝缘片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相固定连接;双金属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电件上,双金属簧片的另一端设有动触点,第二导电件上相对动触点的位置设置有静触点;常温时,动触点与静触点电性连接;达到额定动作温度时,动触点和静触点断开电性连接;所述双金属簧片设有一个以上的开孔。通过在双金属簧片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开孔的方式改变截面面积影响其阻值,从而改变额定动作温度,实现了温度开关在小型电子设备上的广泛应用,同时还是实现了在温度开关上集成过流保护的效果,增强了电器使用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控装置双金属簧片结构。
背景技术
温度开关是一种用双金属片作为感温元件的温控装置,电器正常工作时,双金属片处于自由状态,触点处于闭合或断开状态,当温度升高至动作温度值时,双金属元件受热产生内应力而迅速动作,打开或闭合触点,切断或接通电路,从而起到热保护作用。双金属的电阻受电阻率高低、形状的大小及厚度影响,其热效应也有显著区别,对温控开关的动作时间和动作电流的作用也相当明显。
市场上现有的温度开关,其双金属簧片是通过厚度、面积等方式确定额定动作温度,导致温度开关整体大小受到限制,温度开关难以应用于小型电子设备上。
为了实现温度开关在小型电子设备上的应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相关的科研工作,获得了较好的成果。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薄型温度敏感动作元件“(公告号:CN101770896A),做到了很好的温度开关效果,适用于小型电子设备上,但是由于其采用的特定的生产设备和材料,相对于传统温度开关造价昂贵,不利于在工业生产上推广使用。
同时温度开关由于只能感应机器应长时间工作产生的热量,所以对于短时间内的电流迅速增大的过流危险无法提过保护,很容易造成灾难。一般都需要另行安装额外的过流保护器与温度开关共同作用,来监控和保护电路,但是过流保护器一旦失灵,就会引发重大的灾难事故,同时这样也不利于小型电器的设计和制造,同时增加了成本,不利于促进人民消费和拉动社会经济。
如何将温度保护器和过流保护器集成,是电器行业的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装置双金属簧片结构,可以实现温度开关在小型电子设备上的应用同时不至于增加太多的额外成本,同时还可以实现将温度保护器和过流保护器进行集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控装置双金属簧片结构包括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绝缘片和双金属簧片,第一导电件通过所述绝缘片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相固定连接;双金属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电件上,双金属簧片的另一端设有动触点,第二导电件上相对动触点的位置设置有静触点;常温时,动触点与静触点电性连接;达到额定动作温度时,动触点和静触点断开电性连接;
所述双金属簧片设有一个以上的双金属簧片开孔。通过在双金属簧片上设置一个以上的双金属簧片开孔的方式改变截面面积影响其阻值,从而改变额定动作温度。
由于可以通过在双金属簧片上开孔的方式改变截面面积影响其阻值,从而改变额定动作温度,所以可以较大范围的设定温度开关的额定动作温度,而不需要改变双金属簧片的厚度或者面积,这样就实现了在小型电子设备上的应用。同时本实用新型由于相对于传统的温度开关,在生产工艺和材料上不需要进行太多额外的改变,所以并不会大幅增加起生产成本,这样就可以实现温度开关在小型电子设备上的广泛应用。
同时由于对双金属簧片进行了开孔设计,使得双金属簧片的电阻上升,由焦耳热效应可知,当电流在瞬间急剧增大时,电阻值高的双金属簧片就会迅速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不需要等到外部电路被烧坏时产生的热量才断开电路,而是很快断开电路实现了过流保护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川成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川成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22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