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1825.0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9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雯;王耐窘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秋雯 |
主分类号: | F16G3/12 | 分类号: | F16G3/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张俊 |
地址: | 311113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式凹槽 胶带 对接连接 自攻螺丝 强力层 沉头 非磁性金属片 非磁性金属 凸头状 下端头 下套壁 穿过 本实用新型 安装效率 插接配合 潮湿环境 胶带接头 使用寿命 接头套 套插 生产成本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能够提高安装效率,而且能够在潮湿环境下使用的新型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接头套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开放式凹槽套,输送胶带接头呈凸头状结构且输送胶带两端通过呈凸头状结构的两个接头与两个开放式凹槽套插接配合实现对接,开放式凹槽套和接头在插接配合后通过沉头自攻螺丝固定为一体,开放式凹槽套的下套壁内设有非磁性金属强力层且沉头自攻螺丝下端头穿过非磁性金属强力层,或者开放式凹槽套的下套壁内设有呈上、下结构分布的非金属强力层和非磁性金属片层且沉头自攻螺丝下端头穿过非磁性金属片层。优点:一是新型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不仅能够快速、精准的进行安装使用,而且对环境的适用性更强;二是新型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不仅使用寿命更长,而且生产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能够提高安装效率,而且能够在潮湿环境下使用,同时便捷、精准的新型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属于输送带连接接头套造领域。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所有专利号 200610053597.1、名称“输送胶带接头套及由输送胶带接头套构成的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开放式左、右凹槽套位于接头体两侧且与接头体呈整体连接结构,输送胶带接头的接头部呈凸头状结构且与开放式左、右凹槽套相匹配。优点 :一 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各类输送胶带的接头连接 , 特别对钢丝绳提升胶带接头处疲劳所造成 的钢丝绳提升输送胶带连接处易折损的缺陷,极大地延长了输送胶带的使用寿命,降低了 用户的使用成本 ; 二是强度高、运行可靠 ; 三是接头连接速度快、操作简便 , 使一般企业都 能自行掌握接头技术。其美中不足的是 :一是该种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需要使用粘接剂,使得其安装效率较低;二是该种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无法在潮湿环境下使用(由于其结构中设有的粘接剂将失效);三是该种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的部件结构复杂(上下接头盖板两侧呈斜面且与输送胶带对接部的斜面相吻合),从而提高了其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能够提高安装效率,而且能够在潮湿环境下使用,同时便捷、精准的新型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
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所述开放式凹槽套和接头在插接配合后通过沉头自攻螺丝固定为一体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一是沉头自攻螺丝能够快速的将开放式凹槽套和接头固定为一体,从而提高了新型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的生产效率;二是通过沉头自攻螺丝进行连接,使得新型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能够在潮湿环境下依然可以安全使用;三是沉头自攻螺丝下端头穿过非磁性金属强力层,或者沉头自攻螺丝下端头穿过非磁性金属片层,这样沉头自攻螺丝下端头能够与开放式凹槽套的下套壁紧固连接,另外强力层能够对下盖板起到增强牢度和硬度的作用,从而延长了下盖板的使用寿命;四是开放式凹槽套和接头插接配合,这样开放式凹槽套和接头在实现定位连接后,便于沉头自攻螺丝能够精准拧入。2、所述开放式凹槽套的上套壁内设有非磁性强力层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开放式凹槽套的上套壁内设有非磁性强力层,强力层对开放式凹槽套的上套壁起到增强牢度和硬度的作用,这样一是能够延长开放式凹槽套的上套壁的使用寿命;二是能够降低部件的使用要求(由于开放式凹槽套的上套壁所处的面为工作面,使用过程中该面经常需要用刮板进行清理,而质地较硬的开放式凹槽套的上套壁其端头不会被刮板刮起,这样对开放式凹槽套端头与接头端头的匹配程度的要求大大降低),从而降低新型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的生产成本。3、所述沉头自攻螺丝的上端面不高出开放式凹槽套的上端面、下端头不露出开放式凹槽套的下端面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所述沉头自攻螺丝的上端面不高出开放式凹槽套的上端面、下端头不露出开放式凹槽套的下端面,这样沉头自攻螺丝将不会新型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的使用产生干扰,从而确保了新型输送胶带对接连接结构的使用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秋雯,未经王秋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18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组装式胶带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齿轮中心距微调装置及传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