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数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11424.5 | 申请日: | 2017-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1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方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向文 |
| 地址: | 214231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管 本实用新型 柔性线路板 塑壳 圆柱形产品 电热水器 不均匀 成品率 热水壶 弧面 贴合 柱形 模具 匹配 发光 空调 应用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数码管,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柔性塑壳和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塑壳和柔性线路板均能够弯曲成一定弧度用于和弧面产品贴合匹配。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开发模具,因其具备柔性的特点,可以弯曲成各种弧度,解决了原有数码管体积大,发光不均匀,成品率低等问题,可大批量应用在圆柱形产品上,如柱形空调、热水壶,电热水器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数码管。
背景技术
现有数码管的塑壳是靠开模具后注塑而成,其外形尺寸在模具完成后已经固定难以更改,若要更改就需要重新开发模具,成本非常高,开发周期长,然后采用现有技术做出的弧面产品为中间厚两头薄,数码管产品在点亮显示时发光不均匀,中间厚度过大时产品内应力的就加大,会造成大比例的死灯不良,成品率极低,站在市场的角度看,现有技术产品的体积大,有很多的客户的产品没有此装配空间,丢失了很多市场。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弯曲成各种弧度、可大批量应用在圆柱形产品上的柔性数码管。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数码管,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柔性塑壳和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塑壳和柔性线路板均能够弯曲成一定弧度用于和弧面产品贴合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通过将数码管的塑壳和线路板都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使得塑壳和线路板均能够弯曲成各种弧度,能够和弧形产品的面板完美贴合匹配。
现有技术的弧形数码管因为形状固定无法改变,弧面形状的塑壳和线路板之间的纵向距离是中间大两边小,这样便导致了弧形数码管中间厚两头薄,本发明中柔性塑壳和柔性线路板能够同时弯曲,这样便使得本发明的柔性塑壳和柔性线路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使得数码管的厚度能够达到整体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塑壳和柔性线路板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若干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与弧形贴合治具的定位柱相匹配,所述柔性塑壳和柔性线路板通过弧形贴合治具的定位柱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实现了相互之间的定位,从而提升了柔性塑壳和柔性线路板相互之间的位置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线路板引出至少一条金手指排线,排线引出取代了原有的金属引脚,由插拔连接方式取代了原有的焊接工艺,方便安装和维修。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塑壳的表面印刷反射白油形成反射白油层,反射白油层能够起到发射光的作用,使得数码管的出光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塑壳的成型是通过采用CNC将需要的塑壳效果直接在柔性材料上雕刻而成,柔性塑壳的成形工艺,不仅可以通过CNC,还可以通过激光切割、冲模等方式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线路板是采用丝网印刷在柔性材料上印刷导电银胶形成线路而成,取代了现有的FR-4线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塑壳和柔性线路板通过3M胶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塑壳表面贴设有一层触控面膜,所述触控面膜设置有引出排线,利用引出排线连接插座,使得数码管具备了触控功能,因为柔性数码管能够和弧形产品的弧面相匹配,使得触控面膜具备极好的灵敏性,解决了传统的数码管普遍存在的触控功能灵敏性差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塑壳采用的柔性材料为硅胶皮、泡棉和柔性塑料中的一种,所述柔性线路板采用的柔性材料为PET和FPC中的一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如下优点:
1、数码管可随意折弯成任何弧度,贴合弧形产品的面板显示,使显示效果更好,而且塑壳的形成不需要开发模具,解决了现有的数码管因为外形尺寸和自身弧度无法改变,若要更改必须重新开发模具,不但成本高,而且开发周期长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方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方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1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