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液相色谱流动相的废液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1197.6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建;韦小云;张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苏家达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色谱 流动 废液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液相色谱流动相的废液处理装置,包括废液吸收罐和废液连接管,还包括导通管、负压吸引器、活性炭吸附网和废液处理罐,活性炭吸附网安装在废液吸收罐内,导通管的一端插入废液吸收罐的底部、其另一端插入废液处理罐内,在废液处理罐的侧壁开设有排污口,负压吸引器上的吸引头连接有导管,导管的一端与吸引头连接、其另一端穿入废液处理罐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废液吸收罐和活性炭网的来对含有甲醇和乙腈的废液进行初次吸收处理,然后通过设置负压吸收器和盛装有处理液的废液处理罐来对废液进行二次处理。本装置不仅能防止有毒流动相废液的挥发,还能对流动相废液进行简易吸收处理,具有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液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液相色谱流动相的废液处理装置,属于化工实验室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相色谱分析的原理是:试样由流动相携带进入分离柱并与固定相接触,被固定相溶解或吸附。在此实验过程,流动相需要不断的通入,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而流动相一般是甲醇或乙腈,总所周知:甲醇挥发度高、无色、易燃、有毒;乙腈极易挥发、易燃,属中等毒类,乙腈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在实验过程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性,通常需要对流动相进行不断的冲淋、直至实验结束。那么整个实验过程就会不断的有废液产生,该废液中一般含有一定浓度的的甲醇和乙腈。目前市面上,对于液相色谱流动相的废液,大多数都是直接排放到室外或用简易无防挥发性能的容器进行储存。上述传统废液处理方法不仅不利于环境保护、也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液相色谱分析这一实验得到的废液进行处理的装置,例如申请号为201710366715.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液相色谱流动相的废液回收装置,包括废液回收罐、用于固定废液回收罐的固定装置、废液接收罐,废液回收罐设有细管,细管设置在所述废液回收罐中部且将废液回收罐分成上下两部分,细管中部设有阀门,废液回收罐的上部分设有废液进口,废液回收罐的下部分一侧设有废液出口。该装置通过在废液罐的中部设置细管,从而使废液罐底部的废液难挥发到外界中。但该装置仅能保证在实验过程中,避免有毒流动相废液的挥发,而对有毒流动相废液并未进行有效的处理,仍存在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的适用于液相色谱流动相的废液处理装置,它既能防止有毒流动相废液的挥发,还能对流动相废液进行简易吸收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液相色谱流动相的废液处理装置,包括废液吸收罐和废液连接管,所述废液吸收罐的顶部盖合有密封盖,所述废液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废液吸收罐内,还包括导通管、负压吸引器、活性炭吸附网和内部盛装有处理液的废液处理罐,所述活性炭吸附网安装在废液吸收罐内且于废液连接管的下方,所述导通管的一端插入废液吸收罐的底部、其另一端插入废液处理罐内,所述废液处理罐的顶部设有密封盖且在废液处理罐的下方侧壁上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连接有排污管,在排污管上安装有一控制阀,所述负压吸引器上的吸引头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与吸引头连接、其另一端穿入废液处理罐上的密封盖后设于废液处理罐内。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用于固定废液处理罐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底座和设有U形凹槽的基座,所述基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U形凹槽与废液处理罐的罐体大小相匹配,在底座的下方安装有滑轮。
上述方案中,为了将废液中的大粒径废料滤掉,可在废液连接管内安装有一滤网,所述滤网的网孔孔径大于活性炭吸附网的网孔孔径。
上述方案中,为了监测废液处理罐内的压力,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最好在所述导管上安装有一压力表。
上述方案中,为了使负压吸引器将废液处理罐表面上的不溶物吸出,所述导通管插入废液处理罐内的深度大于导管插入废液处理罐内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11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道路照明装置
- 下一篇:异形钢化玻璃屏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