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间隙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0548.1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8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贺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02 | 分类号: | F16H55/02;F16H55/24;F16H57/039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朱法恒 |
地址: | 563003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间隙 蜗轮 蜗杆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间隙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蜗轮蜗杆传动具有传动大体积小的特点,广泛应用在工业设备、检测仪器、医疗检测设备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地对传动部件的可靠性和传动精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普通圆柱蜗轮蜗杆装置批量生产,其啮合间隙一般可以控制在0.08mm以内,无法满足小回差的使用要求。而变齿厚双导程蜗轮蜗杆传动装置,是通过调整蜗杆的轴向位置实现较小的啮合间隙,但是双导程蜗杆的加工需要专用设备,加工时需要按左、右齿面分别独立加工,与其配对的蜗轮需要专用滚刀才能加工,因此生产工艺复杂,周期长,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啮合间隙可调、制作成本低、维修调整方便的可调间隙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间隙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并相互啮合在一起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和蜗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固定,在蜗轮或蜗杆两端的箱体侧壁上通过螺钉分别固定有端盖I和端盖II,端盖I与箱体的侧壁之间以及端盖II与箱体的侧壁之间均安装有调整垫片,所述蜗杆的轮齿齿厚相等点所围成的柱面为圆锥面。
所述圆锥面的圆锥半角为1~5°。
所述的调整垫片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截面形状相同的单体垫片叠加组成,所述单体垫片的厚度为0.02~0.5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蜗杆在平行于圆锥母线上的轮齿具有普通圆柱蜗杆的特点,齿厚相等左右导程也相等,因此蜗杆可以与普通圆柱蜗轮正常啮合传动;而在平行于蜗杆回转轴线或分度圆节线上蜗杆轮齿的齿厚逐渐增大或缩小,而蜗轮的齿厚均相等,因此在工作中心距不变的情况下,沿轴向移动蜗杆就可以调节蜗轮和蜗杆的啮合间隙,从而可以通过调整垫片的总厚度来调整蜗杆的轴向安装间隙≤0.01mm,通过蜗杆两侧调整垫片的分配,实现蜗杆相对位置调节,进而实现蜗轮和蜗杆的啮合间隙符合预定值。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调整蜗轮和蜗杆的啮合间隙,而且蜗轮和蜗杆的整体结构基本没有改变,便于加工,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蜗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蜗轮和蜗杆啮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单体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蜗轮,3-调整垫片,3a-单体垫片,4-端盖I,5-蜗杆,5a-圆锥母线,5b-分度圆节线,5c-回转轴线,6-端盖II,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调间隙的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并相互啮合在一起的蜗轮2和蜗杆5,所述蜗轮2和蜗杆5的两端均通过轴承7固定,在蜗轮2或蜗杆5两端的箱体1侧壁上通过螺钉分别固定有端盖I4和端盖II6,端盖I4与箱体1的侧壁之间以及端盖II6与箱体1的侧壁之间均安装有调整垫片3,所述蜗轮2为普通圆柱蜗轮,所述的蜗杆5的轮齿齿厚相等点所围成的柱面为圆锥面,其圆锥半角A为1~5°。参见图4,所述的调整垫片3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截面形状相同的单体垫片3a叠加组成,所述单体垫片3a的厚度为0.02~0.5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蜗杆5在平行于圆锥母线5a上蜗杆5的轮齿具有普通圆柱蜗杆的特点,齿厚相等,左右导程也相等,因此该蜗杆5可以与普通圆柱蜗轮正常啮合传动;而在平行于蜗杆5的回转轴线5c或分度圆节线5b上蜗杆5轮齿的齿厚逐渐增大或缩小,而蜗轮2的齿厚均相等,因此在工作中心距不变的情况下,沿轴向移动蜗杆5就可以调节蜗轮2和蜗杆5的啮合间隙。此时,蜗轮2和蜗杆5的啮合节线与蜗杆5的回转轴线5c所形成的夹角为A,也就是平行于圆锥母线5a,而并不是蜗杆的分度圆节线5b。调整垫片3通过端盖I4和端盖II6压紧并采用螺钉将其与箱体1固定形成一体。通过调整垫片3的总厚度来调整蜗杆的轴向安装间隙≤0.01mm,通过蜗杆5两侧调整垫片3的分配,实现蜗杆5相对位置调节,进而实现蜗轮2和蜗杆5的啮合间隙符合预定值。当蜗轮2和蜗杆5工作后产生磨损致使啮合间隙增大时,只需将蜗杆5轮齿锥度大端一侧一定厚度的单体垫片3a移动到另一侧和之前原有的单体垫片3a合拼使用,不需分解装置、不必配加工零件就可以快速恢复传动装置的啮合间隙。
间隙调整计算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0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