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高效充放电的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0271.2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9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湘清;周新立;曾思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捷联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陈铭浩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高效 放电 电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便携式高效充放电的电源装置,它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顶部一端设置有活动把手,箱盖顶部设置有用于提起箱盖的提柄,箱盖一端与箱体铰接,活动把手与箱体铰接,箱体侧面设置有通风孔,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控制旋钮和电源充放电插口,箱体底部设置有滚轮;箱盖表面与活动把手相对一端设置有回路槽,活动把手上端与回路槽相嵌合;箱体内部设置有聚合物锂电池组和法拉电容组,它们通过电路与充放电控制保护板连接;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短时间、大电流的应急启动电源装置,适用于重型发动机、通用航空器等的野外应急启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高效充放电的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主流可充电电池主要有镍镉、镍氢、锂离子、铅蓄、铁锂、聚合物锂电池等,实际当中,大电流短时间工作场景如汽车、飞机等发动机启动多用铅蓄电池,这类电池具有容量大、短时间放电能力强的优点,但缺点是体积大、重量大、不适于低温条件下工作,不方便到处携带,将其运送至工作现场较为麻烦。另一方面轻型的充电电池有着放电能力不强,容量小持续时间不长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高效充放电的电源装置,本装置它实现的便携式高效充放电的电源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短时间放电能力大的优势,同时还具有方便携带,适应各种运送方式,可用于吊装,双人抬装,单人推送等运送和移动方式,并且防雨防晒,广泛适用于各种场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高效充放电的电源装置,它包括箱体1和箱盖2;所述箱体1顶部一端设置有活动把手5,所述活动把手5与箱体1铰接;所述箱体1顶部另一端与箱盖2一端铰接,所述箱盖2在与箱体1铰接处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固定把手4;所述箱盖2在与活动把手5相近一端的表面开有用于嵌合活动把手5上端的匚形槽15;所述箱盖2顶部设置有用于提起箱盖2的提柄3;所述箱体1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7,所述控制面板7上设置有显示屏8、控制旋钮14和电源充放电插口9,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滚轮10;所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聚合物锂电池组13、法拉电容组11和充放电控制保护板12,所述聚合物锂电池组13和法拉电容组11通过电路与充放电控制保护板12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10数量为四个,且均匀设置于箱体1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提柄3、固定把手4和活动把手5表面包覆有绝缘防滑材料。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拉电容组11是由多枚法拉电容通过串、并联方式组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侧壁在靠近聚合物锂电池组13的一侧设置有通气孔6,所述通气孔6为条形,并且横向均匀地设置在箱体1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装置活动把手可展开,用于双人搬运和抬放,同时箱盖顶部的提柄可用于打开箱盖检查和维护箱体内部电器元件。当活动把手收起扣合于箱盖匚形槽内时,箱盖顶部提柄可被用于本电源的吊装,箱体一侧的固定把手可以通过底部滚轮,实现单人在平地上的推送。本装置方便携带,适用于各种运送方式。
2.本实用新型装置箱体闭合,把手处均包覆有防滑防触电材料,可以实现防雨防晒防漏电的作用,箱体在其设置聚合物锂电池组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通风孔,用于对大电流工作状态下的锂电池进行散热,同时法拉电容组可低温环境下(-40℃)工作;适于野外作业、不同温度的工作环境。
3.具有电压、电流、容量、温度、寿命等状态信息的综合显示,工作方式和状态清晰明了,方便对电源输出输入进行调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捷联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捷联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02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浮雕型磨砂玻璃
- 下一篇:一种车牌识别改造专用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