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网装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9653.3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2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应建平;张宁;应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华丰空调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进料架 推动杆 滤网 冲压 推动缸 冲压组件 滤网装配 凹痕 本实用新型 产品加工 工作效率 相对侧壁 向下倾斜 依次设置 驱动 承载板 装配机 伸缩 放入 通孔 抵触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网装配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进料架,机架上设置有推动缸,推动缸驱动有推动杆,进料架下端的两相对侧壁均贯穿有供推动杆伸缩的通孔,进料架相对于推动缸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承载板和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冲压组件。工作人员将塞有滤网的过滤器放入进料架内,并通过推动杆将进料架内最底端的过滤器朝向基座推动,最终使过滤器与基座相抵触,通过推动杆将滤网推动至过滤器内的特定位置,驱动冲压组件对过滤器进行冲压,冲压后在过滤器上形成两个凹痕且两个凹痕位于滤网的两侧。该装配机自动将滤网推动至过滤器内的特定位置并进行冲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产品加工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铜管过滤器的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滤网装配机。
背景技术
空调铜管过滤器,经轧压工艺成型,内部装有碗状金属过滤网,安装在空调的制冷系统毛细管前端的相关部件或管路上,或安装在电子膨胀阀进出端,用来收集制冷系统和润滑油中的固体杂质,防止系统和毛细管以及膨胀阀堵塞,确保管路系统畅通。
现有技术,先将过滤器的一端进行缩口以区分过滤器的进出口方向,过滤网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金属环,装配过程中将过滤网通过固定长度的长杆将过滤网塞入从过滤器未缩口的一端塞入过滤器内,进而采用冲压装置在过滤器的外侧压出两个凹痕,两个凹痕分别位于金属环的两侧,进而将过滤网固定于过滤器内。
这种装配方式不仅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网装配机,能够提高装配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滤网装配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进料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推动缸,所述推动缸驱动有推动杆,所述进料架下端的两相对侧壁均贯穿有供推动杆伸缩的通孔,所述进料架相对于推动缸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承载板和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冲压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塞有滤网的过滤器放入进料架内,并通过推动杆将进料架内最底端的过滤器朝向基座推动,并最终使过滤器与基座相抵触,进而通过推动杆将滤网推动至过滤器内的特定位置,而此时过滤器位于承载板上方、冲压组件下方,驱动冲压组件对过滤器进行冲压,冲压后在过滤器上形成两个凹痕且两个凹痕位于滤网的两侧。这种装配机实现了自动将滤网推动至过滤器内的特定位置并进行冲压,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架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原料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盒将进料架垫高使其具有一定倾斜度的同时,滤网和过滤器可以直接放置在原料盒内,便于工作人员将滤网塞入过滤器之后可以直接放入进料架内,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原料盒内设置有分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隔板使过滤器和滤网分开堆放,进一步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架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壁设置有呈弯曲设置有挤压片,所述挤压片由弹性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挤压片对下方的过滤器进行挤压,保证了最低端的过滤器被推动杆所推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推动杆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导轨相契合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上导轨和导向槽的配合,保证了推动杆在推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滤网被推动杆带动至过滤器内位置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华丰空调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华丰空调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96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液分离器及热泵循环系统
- 下一篇:液态制冷剂回收装置及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