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笛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9262.1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2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严肃;郭俊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美声达乐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7/02 | 分类号: | G10D7/02;G10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笛身 长笛 滑块 滑移 本实用新型 滑轨 外壁 演奏 机构设置 限位固定 限位组件 依次连接 轴线方向 笛头 笛尾 拿取 手托 轴向 乐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笛,涉及一种乐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笛头、笛身以及笛尾,所述笛身的一侧外壁上通过一滑移调节机构设置有一手托,所述滑移调节机构包括沿笛身轴线方向固定于笛身外壁上的滑轨、滑移安装于滑轨上的滑块以及对滑块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组件,所述手托固定连接于滑块上;本实用新型使得不同演奏者能根据自己在吹奏时拿取长笛的手法对手托进行轴向和径向的调节,增加了手托的实用性,满足了更多的演奏者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特别涉及一种长笛。
背景技术
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内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 外型为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型长管,现代多使用金属制作。一般的长笛由笛头、笛身、笛尾组成,笛身和笛尾上设有按键和音孔,笛头上设有吹嘴。
授权公告号为CN20404519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设有手托的长笛,该长笛在演奏时利用手的虎口位置托住手托,从而使两只手的手指全部解放出来以缓解手指的过度疲劳。
然而,通常长笛的规格为统一规格,因不同演奏者的手指长度不同,其虎口在长笛轴向的承托位置存在差异,上述公开的长笛上的手托设置在长笛笛身上的位置相对固定而不能调节,因此难以适应所 有的演奏者在吹奏长笛时其手的虎口均能合适的抵接于手托处,使得长笛的适用范围缩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笛,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长笛的手托设置使得长笛的适用范围缩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长笛,包括依次连接的笛头、笛身以及笛尾,所述笛身的一侧外壁上通过一滑移调节机构设置有一手托,所述滑移调节机构包括沿笛身轴线方向固定于笛身外壁上的滑轨、滑移安装于滑轨上的滑块以及对滑块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组件,所述手托固定连接于滑块上。
采用上述方案,当演奏者需要演奏时,推动滑移调节机构中的滑块沿着滑轨滑移,同时滑块带同手托移动至演奏者吹笛时虎口所处的部位,使得演奏者的手的虎口能准确的对准手托并与手托抵接,对长笛起到支撑作用以减缓演奏者的手部因长时间使用而产生的过度疲劳,手托通过滑块的带动在滑轨上滑移运动至合适的位置并通过限位组件限位,从而可以调节手托在笛身上的相对位置,增加了设有手托的长笛的使用人群范围,能得益于更多的演奏者,有助于演奏群体的吹奏水平的提高。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与滑块之间的限位块、设置于滑轨上且沿轴向间隔排列的若干限位孔以及复位弹簧,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一穿孔;所述限位块一端穿过穿孔与所述手托连接,另一端对应限位于其中一所述限位孔内使滑块与滑轨相对固定,所述限位块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活动限位于滑轨与滑块之间的限位凸起,所述复位弹簧套装于限位块的外部且该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弹性抵靠于所述滑块与限位凸起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限位块的一端与滑轨上的限位孔对应限位,使手托与滑轨相对固定,当手托位置需要进行调节时,由于手托与限位块另一端连接,拉动手托时使得手托连同限位块朝远离笛身的方向运动,即限位块从限位孔中脱离,以便于滑块和手托的滑移,此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然后推动手托在滑轨上轴向滑移调节,当手托滑移至所需位置时,松开手托,复位弹簧的回复力迫使限位块对应卡接固定于其中一限位孔中以阻止滑块沿着滑轨移动,进而实现手托与滑轨的固定,使得人手的虎口恰好与手托准确对应,在使用过程中,演奏者的手与手托配合使用对长笛起到了较好的承托作用,提高了演奏稳定性;同时通过在滑轨上设置多个限位孔,使手托滑移调节的范围大,增加了设有手托的长笛的使用人群范围。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对应配合的限位部,限位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对应穿设于所述穿孔的连接部,连接部与所述手托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限位部卡接于限位孔中,同时连接部与手托连接,进而使得手托被限位于滑轨上。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演奏者对手托位置的调节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美声达乐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美声达乐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92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