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22芯插件转接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9026.X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2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邹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6;G01R1/04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端 转接线 导套 本实用新型 电器信号 芯插件 转接板 输入输出检测 电器可靠性 插头连接 插头引线 电器连接 通用测试 转接 接插件 工装 导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22芯插件转接线束‑,包括第一接线端、导套、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通过导套与第二接线端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上设置有导条,所述导套上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插头引线焊接到安普转接板上,规范布局电器信号;接插件的插头连接到转接板端,提高该转接线束的电器可靠性;安普转接端直接连接到通用测试工装上,提高可电器连接的可靠性,方便电器信号的输入输出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22芯插件转接线束。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一体化仪表的接线束出线端口出现采用KET的母头方式出线,该类出线方式在实际运用中不方便系统调试,线束连接混乱,在仪表安装过程中需要对每个端口做出仔细的辨认,接线时间慢,并且线路外没有保护装置,被损坏的几率大,电气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22芯插件转接线束 -。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22芯插件转接线束,包括第一接线端、导套、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通过导套与第二接线端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上设置有导条,所述导套上设置有收紧口。
所述第一接线端上还设置有锁紧卡,第一接线端的外端通过护套包裹。
所述导套内还设置有保护层,收紧口设置在导套的末端。
所述第二接线端上设置有若干接线柱,第二接线端的上端设置有锁紧件。
所述保护层为波纹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插头引线焊接到安普转接板上,规范布局电器信号;接插件的插头连接到转接板端,提高该转接线束的电器可靠性;安普转接端直接连接到通用测试工装上,提高可电器连接的可靠性,方便电器信号的输入输出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接线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接线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接线端,11-锁紧卡,12-导条,13-护套,2-导套, 21-保护层,22-收紧口,3-第二接线端,31-接线柱,32-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一种22芯插件转接线束,包括第一接线端1、导套2、第二接线端3;所述第一接线端1通过导套2与第二接线端3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1上设置有导条12,所述导套2上设置有收紧口22。
所述第一接线端1上还设置有锁紧卡11,第一接线端1的外端通过护套13包裹。
所述导套2内还设置有保护层21,收紧口22设置在导套2的末端。
所述第二接线端3上设置有若干接线柱31,第二接线端3的上端设置有锁紧件32。
所述保护层21为波纹套。
本转接线束一共分为两种转接线束,22芯转26芯以及22芯转34 芯。其创新设计方法为22芯出线以后将显示焊接在26芯或者34芯转接板上,该转接板采用PCB电路走线方式实现22路信号量与26 芯或者34芯焊盘引脚相连。最后焊接信号线束与26芯或者34芯安普插座即可。应用领域的仪表接口是与第二接线端对插的护套接口,第三接线端实现接口对插;第一接线端实现线束的电器转接;通过将接线与端口对应实现转接线束与通用调试工装的电器连接。
动作关系:电器信号首先通过第二接线端实现与目标期间的连接,再通过导线将信号传送到第一接线端处,通关焊接工艺将电器信号转接到通用安普插头端,实现与通用调试工装的对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阳永青仪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90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源扩展接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流电源数据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