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10kV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8374.5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6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薛进财;陈宝生;何明凯;陈小龙;马建文;王磊;周乐;张一凡;孙瑞;袁嘉斌;杨玉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银川长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4102 | 代理人: | 邢芳丽 |
地址: | 751100 宁***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10 kv 电流 互感器 极性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行业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10kV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极性测试试验中试验结果验证方式单一、一次只能验证一个二次侧绕组的技术问题。包括:箱体内设置测试面板、电源模块及测量显示模块;其中,测量显示模块,包括:第一测量显示模块、第二测量显示模块及第三测量显示模块;三个测量显示模块均包括指示灯、电流表及蜂鸣器;指示灯、电流表及蜂鸣器并联设置;三个测量显示模块分别通过测试线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保护绕组、测量绕组及计量绕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确定试验结果和同时对电流互感器输出端三路绕组进行试验,提高了试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行业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10kV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10kV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测试试验,在变电站新投运验收及大修等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其目的是测试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极性是否满足保护、测量、计量的要求,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绕组极性成反极性,则会造成保护装置误动作和计量错误等后果。目前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多采用如下方法:一次侧,一位作业人员用一只手固定电池和试验线,另一只手进行间歇性供电,二次侧,另一位作业人员在端子箱处将电流表串至电流互感器绕组内,观察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方向。若电流表指针顺时针摆动,则为正极性,逆时针,则为反极性。
在此过程中,作业人员只能通过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方向验证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绕组的接线极性,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电流表的指针摆动方向必须至少两次向同一方向摆动,才能确定试验结果;且现有测试方式下,一次只能对电流互感器每相二次侧的一个绕组(保护、测量或计量)进行测量;所以,现有的试验方式耗时较长、效率较低,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110kV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试验中试验结果验证方式单一、一次只能验证一个二次侧绕组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10kV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以提高试验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10kV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包括:箱体,其上设置箱盖;箱体内设置测试面板、电源模块及测量显示模块;电源模块通过测试线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电连接;测量显示模块通过测试线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电连接;
其中,测量显示模块,包括:第一测量显示模块、第二测量显示模块及第三测量显示模块;第一测量显示模块、第二测量显示模块及第三测量显示模块均包括指示灯、电流表及蜂鸣器;指示灯、电流表及蜂鸣器并联设置;第一测量显示模块通过测试线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保护绕组连接;
第二测量显示模块通过测试线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测量绕组连接;
第三测量显示模块通过测试线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计量绕组连接;
指示灯、蜂鸣器及电流表均设置在测试面板上。
当电源模块与电流互感器一次侧连接时,测量显示模块与二次侧的保护绕组、测量绕组、计量绕组相接,一次可同时测量三个绕组,提高了试验效率。测量显示模块采用指示灯、蜂鸣器、电流表三重验证,能够快速确定试验结果,提高了试验效率。指示灯、电流表及蜂鸣器并联相接的方式,使得其中一种验证方式出现故障时,仍然不影响另外的验证工具的使用。
较佳地,第一测量显示模块的正、负接口端,第二测量显示模块的正、负接口端,第三测量显示模块的正、负接口端均采用插拔式香蕉端子;以上接口端均设置在测试面板上。香蕉式插拔端子在接线时无需工具,直接插拔即可使用,更加方便高效。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三重验证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能够快速确定试验结果;同时设置三路测量显示模块,能够同时对电流互感器输出端三路绕组进行试验,提高了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83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湖污泥资源化处置的生态护岸
- 下一篇:一种具有定位掩板的移液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