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微压指挥器操作型自力式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6839.3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3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姜纪财;陆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海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6 | 分类号: | F16K31/126;F16K1/42;F16K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微压 指挥 操作 自力 调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微压指挥器操作型自力式调节阀,主要包括主阀、指挥器阀与导压管,主阀由主阀体、底盖、主阀芯、主阀座、密封套筒、支架与主阀膜室组成;指挥器阀由闷盖、副阀体、副阀座、控制膜室、副阀芯、调节弹簧、调节盘、罩盖、调节螺母、平面球轴承及联接件组成。所述指挥器阀的副阀芯的密封面是压嵌在其下端的氟橡胶密封块,所述副阀座上端加工成刀口状圆锥形;在所述指挥器阀的调节盘与调节螺母设有平面球轴承;在所述指挥器阀的控制膜室内设置限制控制膜片上下移动位置的限位杆。具有密封严密性与工作稳定性好,调节精度及灵敏度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各种工业设备中氮封装置的超微压调节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微压指挥器操作型自力式调节阀。
背景技术
指挥器操作型自力式调节阀,采用先导阀结构设计,以阀后介质压力为动力源,引入到指挥器阀膜室,作用于控制膜片上以控制指挥器的阀芯位置,改变流经指挥器阀座的介质压力和流量,使阀门后端压力保持精确恒定。
但现有技术的指挥器操作型自力式调节阀的结构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诸如副阀芯与副阀座密封面的接触面积小,密封严密性差;调整设定压力时易引起调节弹簧扭转,导致控制阀芯运动精度变差,而影响到阀门的调节精度和工作稳定性,不能很好地适应设定压力0.5kPa 及以下的超微压调节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超微压指挥器操作型自力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超微压指挥器操作型自力式调节阀,包括主阀1、阀前导压管2、过滤减压器3、指挥器阀4、指挥器阀导压管5、针形调节阀6和阀后导压管7;主阀1由底盖11、主阀体12、主阀芯13、主阀座14、密封套筒15、支架16与主膜室17组成;指挥器阀4由闷盖41、副阀体42、副阀座43、控制膜室44、副阀芯45、调节弹簧46、调节盘47、罩盖48、调节螺母49、平面球轴承50及联接件组成。指挥器阀4安装于主阀1的上部,主阀进口端通过阀前导压管2与指挥器阀4左端口相连,主阀出口端通过阀后导压管7与主阀膜室的下膜室D相通,指挥器阀4右端口通过导压管5与针形调节阀6上端口相通,针形调节阀6下端口F通过导压管与主阀膜室17的上膜室C相通,主阀出口端取压口通过导压管与控制膜室44的上膜室A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挥器阀的副阀芯45的密封面是压嵌在其下端的氟橡胶密封块451,所述副阀座43上端加工成圆锥形刀口状。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指挥器阀的调节盘47与调节螺母49之间加装有平面球轴承50。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罩盖48是注塑件。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指挥器阀的控制膜室内设置限制控制膜片上下移动位置的限位杆。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指挥器阀的副阀芯与副阀座为氟橡胶材料的刀口状平面线密封,密封比压大,密封严密性与工作稳定性好,从而提高阀门对超微压力控制的反应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指挥器阀的副阀芯与副阀座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海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海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6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