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纳米曝气喷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06751.1 | 申请日: | 2017-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5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议;惠战友;李登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首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1/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仇波 |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喷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纳米曝气喷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表面设有保护层,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设有扇叶,所述扇叶一侧设有进液管,所述保护层一侧设有通液管,所述转杆另一端设有电动机,所述转杆表面设有转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滤板,有利于增加曝气喷头的曝气几率,原溶于高压液体中的气体在释压的同时根据高压溶气低压释气的原理,会迅速以微纳米气泡的方式逃逸出液体,产生大量的微纳米级气泡,再通过滤板后被进一步剪切形成更小的气泡,曝气所得气泡直径在数百纳米至数十微米之间,是真正微纳米级直径的气泡,通过设有转杆,有利于将氧气与液体充分混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发生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纳米曝气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曝气是指水与气体接触,进行溶氧或散除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挥发性物质的过程。现有的曝气装置末端曝气头有膜片曝气头、填充曝气头、曝气软管、旋混式曝气器、散流曝气器、管道式曝气器等。现有技术的客观缺点:气泡直径大;通过压缩空气通过传统曝气头、曝气器的微小细孔形成微小气泡,通常直径是数百微米至毫米级直径的气泡,仍然属于宏观气泡范畴,不具备微纳米气泡的气泡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在水中上升速度慢等特点;因此,发明一种微纳米曝气喷头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纳米曝气喷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纳米曝气喷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表面设有保护层,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设有扇叶,所述扇叶一侧设有进液管,所述保护层一侧设有通液管,所述转杆另一端设有电动机,所述转杆表面设有转刀,所述转刀一侧设有拨液板,所述壳体一侧设有护罩,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侧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一端设有滤板。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与扇叶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壳体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液管表面设有固定圈,所述通液管与保护层通过固定圈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由氰凝高聚物材料制成,所述扇叶数量设置为四个,所述扇叶一端与转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刀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转刀以转杆中线为对称轴相对称,所述转刀与转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杆一端与电动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滤板表面设有滤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滤板,有利于增加曝气喷头的曝气几率,原溶于高压液体中的气体在释压的同时根据高压溶气低压释气的原理,会迅速以微纳米气泡的方式逃逸出液体,产生大量的微纳米级气泡,再通过滤板后被进一步剪切形成更小的气泡,曝气所得气泡直径在数百纳米至数十微米之间,是真正微纳米级直径的气泡,通过设有转杆,有利于将氧气与液体充分混合,利用扇叶将进液管进入的液体打散,进一步增加氧气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主要通过电动机工作带动转杆转动,进一步利用转刀使壳体内部的液体来回运动,通过设有保护层,有利于对壳体进行保护,减少养殖池内部的液体对壳体的腐蚀,增加曝气喷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保护层、3转杆、4扇叶、5进液管、6通液管、7电动机、8转刀、9拨液板、10护罩、11进气管、12出液口、13滤板、14固定板、15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首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首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67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护栏
- 下一篇:一种船舶转轴扭矩信号红外无线传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