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位器的电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6723.X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7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生;曾瑞明;李红;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06 | 分类号: | C25D5/06;C25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位器 电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位器的电刷结构,包括操作平台和升降台,所述操作平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内表面设置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的外表面通过滑动卡槽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滑环电机,所述滑环电机的驱动端穿过支撑板的内壁与设置在支撑板下端的转矩传感器相连接,所述转矩传感器的外表面设置有接触式集电环,所述接触式集电环的下端轴向连接有导电棒,所述导电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带柔性介质的阳极棒,通过设置绝缘套筒放置镀液以及刷笔,利用柔性介质对电刷镀层产生周期定向外力的作用,并对已经形成的积瘤等微观突起起到机械磨削和抛光作用,从而实现镀层表面整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刷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位器的电刷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电位器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同时对于电位器的性能要求也随之增高,在电位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刷电位器镀层,但是目前现有的电刷机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1)由于传统电刷镀技术多采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镀层质量不稳定,镀笔阳极多以石墨包裹棉花,浪费比较严重,刷镀工序较多,涉及镀液种类较多,不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2)现有的电刷结构其操作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的现象;
(3)现有的电刷结构运行过程中内部零件磨损较为严重,需要定期更换零器件,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位器的电刷结构,通过设置绝缘套筒放置镀液以及刷笔,柔性介质对电刷镀层产生周期定向外力的作用,并通过数控系统控制电刷镀工序切换、刷镀参数和镀液的供给,实现了自动化电刷镀,而且方便安装使用,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位器的电刷结构,包括操作平台和升降台,所述操作平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内表面设置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的外表面通过滑动卡槽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滑环电机,所述滑环电机的驱动端穿过支撑板的内壁与设置在支撑板下端的转矩传感器相连接,所述转矩传感器的外表面设置有接触式集电环,所述接触式集电环的下端轴向连接有导电棒,所述导电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带柔性介质的阳极棒,所述带柔性介质的阳极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绝缘套筒,所述绝缘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阴极棒,所述绝缘套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安装在操作平台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两端设置有支柱,且支柱的上表面设置与绝缘套筒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柱的上端均通过T型螺栓与顶盖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盖的下表面与绝缘套筒的上表面紧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套筒的左上端还设置有注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导轨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卡扣,且多个卡扣均对称分布在滑动导轨的右侧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绝缘套筒放置镀液以及刷笔,并通过外界的数控系统控制滑环电机转动,使得滑环电机能够驱动下端的导电棒带电并且转动,使得柔性介质能够对电刷镀层产生周期定向外力的作用,且使得整个电刷镀工序切换、刷镀参数和镀液的供给,实现了自动化电刷镀,而且方便安装使用,减少了零器件的磨损,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宏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宏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67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头自动加压装置
- 下一篇:金属板材的自动化超声检测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