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捷的拉线成型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06668.4 | 申请日: | 2017-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5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魏欣;杜印官;范宇;毛源;隆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拉线 成型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的拉线成型工具,包括成型操作杆一、成型操作杆二、辅助杆和成型舌,所述成型舌与成型操作杆二固定,辅助杆同时与成型操作杆一和成型操作杆二连接,成型操作杆二穿过辅助杆和成型操作杆一之间,辅助杆能够绕着与成型操作杆一的连接处转动,成型操作杆二能够绕着与辅助杆的连接处转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也简便,成型的效率高,成型质量高,一人就能完成操作,能够完全符合规程要求,降低线路的运维成本,另外也节约了施工现场拉线制作和更换的时间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拉线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便捷的拉线成型工具。
背景技术
传统拉线上把和下把靠手工成型,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高,成型效率低,一致性差。拉线制作人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拉线制作的技能。
1、现有的拉线上把和下把制作都采用人工的方式完成,左脚踩住主线,右手拉住线头,左手控制钢绞线画印处进行弯曲;
2、拉线的上把和下把对尾线长度,拉线与线夹的契合程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新手很难制作出合格的上把和下把。即使是长期从事拉线制作的人员,制作出的上把和下把质量也有区别;
3、拉线主要采用钢绞线,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传统手工制作拉线上把和下把的方式对作业人员的体力要求高,不能保证人人都可以制作出合格的拉线。身体状态不好的甚至无法制作出来,造成人力和材料上的浪费。
也有一些机械式拉线制作工具,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携带,操作较为复杂,至少需要两人共同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拉线成型时人工成型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质量不能保证,而设计的成型工具结构复杂,不便于携带,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两人共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的拉线成型工具,这种工具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也简便,成型的效率高,成型质量高,一人就能完成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捷的拉线成型工具,包括成型操作杆一、成型操作杆二、辅助杆和成型舌,所述成型舌与成型操作杆二固定,辅助杆同时与成型操作杆一和成型操作杆二连接,成型操作杆二穿过辅助杆和成型操作杆一之间,辅助杆能够绕着与成型操作杆一的连接处转动,成型操作杆二能够绕着与辅助杆的连接处转动。输配电线路从业人员普遍采用的拉线制作方式需要作业人员进行多次的训练才能保证拉线上把和下把的质量,不仅占用了人员的时间,练习中也浪费了大量的拉线材料。此外,拉线是为了平衡杆塔各方面的作用力并抵抗风压,防止杆塔倾倒,因为制作的质量不统一,增加了拉线的运维成本。而本方案设计的成型工具,通过采用两根成型操作杆、一根辅助杆及一个成型舌,通过成型操作杆沿与辅助杆的连接处相应旋转夹紧成型舌就实现拉线固定端的一次成型,其能实现拉线上把和下把的一次成型,一个人就能够完成操作,操作方便、快捷、成型一致性好,效率高,另外也节约了施工现场拉线制作和更换的时间和成本。
为了契合成型时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成型舌顶动成型,所以将成型操作杆一与辅助杆连接的一端弯曲形成主成型槽,这样成型操作杆二转动后成型舌能够插入到主成型槽中。
为了便于对结构的更换,将破坏后的部件能够及时换下来,所以在辅助杆上设置有销轴一和销轴二,且销轴一穿过成型操作杆一,销轴二穿过成型操作杆二,辅助杆能够绕着销轴一的轴线转动,成型操作杆二能够绕着销轴二的轴线转动,这样操作时转动顺畅,非常便利,操作方便,成型的效率更高。
为了对拉线的端头进行固定,实现至少两点受力,所以在辅助杆、销轴二和成型操作杆二之间形成副成型槽,拉线端头插入副成型槽中被夹紧,然后通过成型操作杆一转动使得拉线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也简便,成型的效率高,成型质量高,一人就能完成操作,另外也节约了施工现场拉线制作和更换的时间和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66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温度变送器
- 下一篇:增强复合金属面自保温防火装饰一体化装配式墙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