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6154.9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5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史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金鱼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04 | 分类号: | F26B15/04;F26B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处理箱和混合箱,传送机构的两端均置于处理箱的外部,中部与处理箱贯穿连接,处理箱包括除湿室和烘干室,除湿室内部设有的通风孔与湿气抽风机的抽风管相通,烘干室内部设置的通风管与总进风管相通,总进风管与混合箱的出风口相通,混合箱的其中一个进风口通过第一电磁阀门分别与冷风机和热风机相通,混合箱的另一个进风口与窑炉余热风管相通。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机构能够减少人工的投入,将窑炉预热和除湿室内的热气二次利用,既能节能减排,又能降低热能的散失,通过设置双重测温计和两个电磁阀实现对箱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保证处理箱内部的温度,提高烘干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成型后的素坯在进窑炉烧成前都需经过干燥,对于规模生产厂家,常用的干燥方式为箱式烘房或平面烘房,产品摆放在类似货架形式相对密闭的箱体内,箱体高度约2米,底部提供热源(热源可以是利用烧成窑炉余热,也可以由独立的供热设备提供),排出的湿空气从箱体顶部自然散发或用抽湿风机抽出,但是传统的陶瓷素培成型工艺存在占地面积较大、干燥周期长、箱体内上下温差大;产品干燥程度不均匀,会影响后面的烧成质量;由于经常要开关箱体门用于摆放和拿取产品,散热损失大,热能利用效率低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陶瓷素培烘干工艺存在的散热损失大、烧成质量差、箱内温度难控制和耗费人工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处理箱和混合箱,所述传送机构的两端均通过机架与地面固定,所述传送机构的两端均置于处理箱的外部,所述传送机构中部与处理箱贯穿连接,所述处理箱包括除湿室和烘干室,所述除湿室内部设有的通风孔与湿气抽风机的抽风管相通,所述烘干室内部设置的通风管与总进风管相通,所述总进风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磁阀门,所述总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混合箱的出风口相通,所述混合箱的其中一个进风口通过第一电磁阀门分别与冷风机出风管道和热风机的出风管道相通,所述混合箱的另一个进风口与窑炉余热风管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室和除湿室的内部均分别安装有第一测温计与第二测温计,且第一测温计与第二测温计分别与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二电磁阀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由两个托辊和传送履带组成,且其中一个托辊的传动轴通过减速器与电动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磁阀门为三通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门为单向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湿气抽风机的出风管道穿过气体干燥器与窑炉余热风管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除湿室内的通风孔和烘干室内的进气孔均靠近处理箱的底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箱的两个进风口处均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有活性炭层和吸水层,且吸水层内填充有氧化钙。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机、湿气抽风机、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二电磁阀门均通过控制开关和外接电源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陶瓷素坯干燥工艺,通过传送机构能够减少人工的投入,将窑炉预热和除湿室内的热气二次利用,既能节能减排,又能降低热能的散失,通过设置双重测温计和两个电磁阀实现对箱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保证处理箱内部的温度,提高烘干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金鱼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金鱼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61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