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离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5477.6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1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1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齿轮 壳体 除尘装置 纤维 支撑梁 转轴 本实用新型 转向相反 转轴转动 线盘 支架 转动 啮合 电机输出轴 电机带动 内部固定 联轴器 线缠绕 上套 套筒 雾滴 轴套 左壁 左端 电机 捕捉 贯穿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离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支撑梁的左端贯穿壳体的左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左侧,支撑梁的顶部且位于壳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右端通过轴套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该旋离除尘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通过联轴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使相互啮合的第三锥齿轮转动,且第三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向相反,从而使第一纤维旋线盘与第二纤维旋线盘带动的纤维旋线的转向相反,气流转速变缓,雾滴与纤维旋线的碰撞速度更大,捕捉效果更好,且支架上套设有套筒,可以避免纤维旋线缠绕住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离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旋线技术是利用纤维旋线的惯性碰撞、离心分离、紊流扩散、毛细作用等复合效应实现高效去除尘雾,纤维旋线技术的特点是:改造工期短;对原除尘系统无影响,无安全隐患,占地面积小,投资低。和目前静电除雾器相比,除雾效果更好,无腐蚀结垢问题,初始投资少、能耗低、占地面积小,项目不仅适用于炼钢放散塔尘雾治理,也适用于氨法脱硫中硫铵雨和气溶胶(硝铵结晶颗粒、微尘)的排放控制。
雾滴与纤维旋线的相对运动速度远高于普通惯性除雾器,强烈的惯性碰撞作用使雾滴撞击到纤维旋线上而被捕集;高速旋转的纤维线带动含雾烟气高速旋转,其旋转离心力比普通离心式除雾器高数百倍;高速旋转的纤维线会产生强烈紊流扩散效应,增加了微细雾滴和纤维接触的可能性,使非常细的雾滴附着在纤维旋线表面而被捕集;纤维线有较好的吸水性,使水雾能附着在纤维线表面或渗入纤维线内部,减少了液滴从高速旋转的纤维线表面二次脱落,在离心力作用下使液体达到纤维旋线末端后甩向筒壁,达到气液分离;传统的湿式电除尘和静电除尘一般除尘效果比较差,且不能自动对灰尘进行处理,使用具有局限性。
现有的旋离除尘装置通过在一根转轴的表面设置两个纤维旋线盘,所以两个纤维旋线盘通向转动,而上方的纤维旋线盘转动会带动气流转动,使雾滴同向转动,导致雾滴与下方的纤维旋线接触时碰撞速度减小,影响除尘效果,且壳体内壁尤其是纤维旋线下方会堆积大量的灰尘,时间久了不易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离除尘装置,解决了上方的纤维旋线盘会带动气流转动,使雾滴同向转动,导致雾滴与下方的纤维旋线接触时碰撞速度减小,影响除尘效果,且壳体内壁尤其是纤维旋线下方会堆积大量灰尘不易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旋离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左端贯穿壳体的左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左侧,所述支撑梁的顶部且位于壳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右端通过轴套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支撑梁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且位于支撑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支撑梁的顶部且位于第二转轴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箱,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依次贯穿壳体与密封箱的左壁并延伸至密封箱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支撑梁的下方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内腔的左壁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支架的表面套设有套筒。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贯穿齿轮箱的顶部并延伸至齿轮箱的内部,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齿轮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均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且位于齿轮箱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纤维旋线盘,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贯穿齿轮箱的底部并延伸至齿轮箱的下方,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且位于齿轮箱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纤维旋线盘,所述第一纤维旋线盘和第二纤维旋线盘的圆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纤维旋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5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造气集尘器自动连续排灰装置
- 下一篇:粉尘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