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6~18GHz宽带二合一合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4698.1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5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晴;蔡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冉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孟红梅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18 ghz 宽带 二合一 合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6~18GHz宽带二合一合路器,属于微波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宽带二合一微带合路器采用厚度为0.254mm的RO5880板材时,二合一输入端采用70.7Ω微带线,该微带线比较细,承受功率比较小,只适用于小功率的功率合成。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6~18GHz宽带二合一合路器,通过放大微带线宽,使其可承受大于10W的合成输出功率。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6~18GHz宽带二合一合路器,包括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所述第一微带线为矩形条状,一端作为输入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微带线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二微带线为矩形条状,一端作为输入端,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微带线的底端相连;所述第三微带线为长条梯形状,底端沿中心线分为两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微带线相连,顶端作为输出端口;所述第一微带线和所述第二微带线均为50Ω微带线,所述第三微带线底端为25Ω微带线,顶端为50Ω微带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微带线长度为5-8mm,宽度为0.74-0.78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微带线长度为5-8mm,宽度为0.74-0.78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微带线下底长度为1.8-2mm,上底长度为0.74-0.78mm,高度为14-20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整体呈T字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微带线与第三微带线的连接处,以及第二微带线与第三微带线的连接处设有切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根据阻抗变换,将传统合路器中70.7Ω合成50Ω改为50Ω合成25Ω,再将25Ω渐变为50Ω输出,拓展了合路器最细部分的宽度,能够承受大于10W的合成输出功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输入输出驻波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新型6~18GHz宽带二合一合路器,包括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第一微带线为矩形条状,一端作为输入端,另一端与第三微带线的底端相连;第二微带线为矩形条状,一端作为输入端,另一端与第三微带线的底端相连;第三微带线为长条梯形状,底端沿中心线分为两部分,分别与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相连,顶端作为输出端口;第一微带线和第二微带线均为50Ω微带线(输入、输出端口匹配,阻抗为50Ω),第三微带线底端为25Ω微带线,顶端为50Ω微带线。其中,第一微带线长度为5-8mm,宽度为0.74-0.78mm;第二微带线与第一微带线尺寸相同。第三微带线下底长度为1.8-2mm,上底长度为0.74-0.78mm,高度为14-20mm。为便于加工,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整体呈T字形状。第一微带线与第三微带线的连接处,以及第二微带线与第三微带线的连接处设有切口以改善驻波,切角为45度,切角边长1.2mm,使得驻波<1.3。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仿真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性能。基板采用RO5880,厚度为0.254mm,介电常数为2.2。50Ω微带线(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微带线、第三微带线顶端)宽0.76mm,25Ω微带线(第三微带线低端)宽1.9mm,25Ω至50Ω微带线渐变(第三微带线高度)16mm。该合路器合成损耗为0.7dB,输入输出驻波小于1.3。本方案中合路器最细部分为0.76mm,根据罗杰斯MWI软件计算可得,板材厚度为0.254mm,50Ω的0.76mm微带线温升与功率的关系为2.7686℃/W,输入功率为10W时,即40dBm时,合路器损耗为0.7dB合成输出功率为42.3dBm,功率为17W,输出端温升为47.0662℃,在微带可承受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冉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冉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4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测控仪器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射井仪器吊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