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3340.7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5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3F3/02;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田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渗透区 溢流墙 雨水处理装置 沉降区 井体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渗透介质 盖板 穿孔 一体化 井体侧壁 外界动力 有效减少 自然水体 进水口 体内部 溢流管 分隔 伸入 地下水 污染物 雨水 穿过 驱动 贯穿 污染 | ||
1.一种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井体和位于井体上方的盖板,所述井体底部自下而上设置溢流墙,井体内部被所述溢流墙分隔为沉降区和过滤-渗透区;
所述沉降区上方的盖板上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过滤-渗透区的底部铺有过滤渗透介质;
所述过滤-渗透区的井体侧壁上部设置有溢流管;
在沉降区和过滤-渗透区之间,设有贯穿溢流墙的穿孔排水管,穿孔排水管穿过溢流墙并伸入过滤渗透介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降区内,靠近溢流墙的盖板上还设置向下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的最底端不高于溢流墙的顶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水口设置格栅板;
在所述格栅板下方还设置过滤装置;
所述过滤装置为滤水桶或滤水袋;
所述滤水桶或滤水袋为网状结构;
所述滤水桶上靠近格栅板处还设置溢流口;
所述滤水桶或滤水袋位于所述挡板的左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渗透介质为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透水土工布、多孔介质层和生物介质层;在生物介质上种有植物;所述植物是树;在所述过滤-渗透区上方的盖板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树池盖板;
所述树池盖板根据种在生物介质层中植物的大小进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设置在井体侧壁顶部即盖板下;
所述溢流管管底高于所述溢流墙的顶端。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介质层顶部靠近溢流墙的一侧设有防冲乱石。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介质选自落叶堆肥、浮石、泥炭土、珍珠岩、沸石、陶粒、生物活性炭或沙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多孔介质层选自砾石层、碎石层或其混合层;
根据雨水的处理需要设置生物介质层和多孔介质层的种类或厚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排水管为“L”型,其竖直段在沉降区,水平段在过滤渗透介质中;
所述水平段在生物介质中;
所述水平段在生物介质中的部分呈网状分布。
9.一种道路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市政道路上的雨水干管,与雨水干管连接的一条或多条雨水支管,在雨水支管末端连接的一个或多个雨水口,在所述雨水口或其附近设置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道路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雨水口附近时,其与一个或多个雨水口连通;
所述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根据每个雨水口的雨量情况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33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