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免液体流质倒流的安全逆流阀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3328.6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4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田洪卫;欧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迪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液体 流质 倒流 安全 逆流 阀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液体流质倒流的安全逆流阀体,包括左阀壳体和右阀壳体,密封顶盖的内腔中部位置处呈竖直状态设置有一个升降滑柱,左右两组导向滑轮对应适配安装在导向滑形轨道的轨道凹槽中,密封顶盖与升降滑柱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压缩弹簧,升降滑柱的柱体底端面上还一体固定设置有阀体塞头,右阀壳体的右端端部内腔圆周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内螺纹连接出口,右阀壳体的右端端面位置处还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环形的密封连接槽。本实用新型避免液体流质发生倒流现象,保障了整体逆流阀的使用安全性,并且保障了传统球阀的实际外接效果,扩大了适用范围,满足更高的逆流阀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避免液体流质倒流的安全逆流阀体。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非标订制阀门等。而传统逆流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部设计问题而很容易出现液体流质发生倒流的现象,整体逆流阀的使用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直连效果较差,导致传统球阀的管体连接方式受到一定限制,适用范围较窄,限制了阀门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液体流质倒流的安全逆流阀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液体流质倒流的安全逆流阀体,包括左阀壳体和右阀壳体,所述左阀壳体与右阀壳体相互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左阀壳体的内腔左侧顶壁上向右下角位置处倾斜延伸有左支撑隔断脚,所述右阀壳体的内腔右侧底壁上向左上角位置处倾斜延伸有右支撑隔断脚,所述左阀壳体和右阀壳体的顶端开口处设置有密封顶盖,所述左阀壳体的内腔左侧壁面和右阀壳体的内腔右侧壁面上对应固定设置有支撑导向块,所述支撑导向块的内侧边开设有导向滑形轨道,所述密封顶盖的内腔中部位置处呈竖直状态设置有一个升降滑柱,所述升降滑柱的柱体两侧边顶端位置处还分别固定设置有两组导向滑轮,左右两组导向滑轮对应适配安装在所述导向滑形轨道的轨道凹槽中,所述密封顶盖与升降滑柱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压缩弹簧,所述复位压缩弹簧的弹簧顶端固定设置在密封顶盖的内表面中部凹腔中,所述复位压缩弹簧的弹簧底端固定设置在升降滑柱的柱体顶端外表面上,所述升降滑柱的柱体底端面上还一体固定设置有阀体塞头,所述左阀壳体的左端端部内腔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连接入口,所述右阀壳体的右端端部内腔圆周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内螺纹连接出口,所述内螺纹连接出口的外圈处、对应右阀壳体的外侧圆周壳体上均匀开设有外螺纹纹路,所述右阀壳体的右端端面位置处还设置有截面形状为圆环形的密封连接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支撑隔断脚的端部和右支撑隔断脚的端部均设置有倾斜面且两者端部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顶盖通过设置在两端端部的紧固螺栓与左阀壳体和右阀壳体相固定且相接处还设置有O形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阀体塞头的截面直径与左支撑隔断脚端部到右支撑隔断脚端部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阀体塞头的外表面侧壁上设置有一层橡胶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螺纹连接入口的右端与右阀壳体的左端阀体腔相互连通在一起,阀体腔通过流通缓冲腔与内螺纹连接出口相互连通在一起,所述内螺纹连接出口与流通缓冲腔相互连接位置处的圆周内圈壁上还设置有一个导向固定环,所述导向固定环的环体面向内螺纹连接出口的一侧侧面上设置为倾斜锥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迪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迪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3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