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丝印用自动供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2945.4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7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卢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欣晶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40 | 分类号: | B41F1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贾楠楠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丝印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丝印用自动供墨装置,包括主供墨箱和副供墨箱以及设置于主供墨箱底部的支腿,所述主供墨箱顶部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主供墨箱内部侧壁安装有第一浮力球开关,所述主供墨箱右侧底部和副供墨箱顶部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副供墨箱内部侧壁安装有第二浮力球开关,所述支腿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有贯穿于副供墨箱的转轴,所述副供墨箱右侧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丝印用自动供墨装置,结构新颖,保证油墨供应量,不仅可以将油墨搅拌均匀,而且因转轴为螺旋形搅拌轴,还具有一定的推送作用,实现自动化供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丝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玻璃丝印用自动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丝印是玻璃加工的一道工序,由丝印师傅给它绘上需要的图案;有手动丝印跟机器丝印之分,根据丝印原理,把油墨印刷到平板玻璃的表面,而后采用油墨的固化措施,使得图案牢固经久耐用。其工艺过程如下:绷网→上浆→干燥→晒版→显影→干燥→平板玻璃→切裁→磨边→清洗干燥→印刷→烧结。
在玻璃丝印机工作过程中,供墨装置不具备自动供墨的效果,需要时常停机供墨,导致生产连续性终端,影响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丝印用自动供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丝印用自动供墨装置,包括主供墨箱和副供墨箱以及设置于主供墨箱底部的支腿,所述主供墨箱顶部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主供墨箱内部侧壁安装有第一浮力球开关,所述主供墨箱右侧底部和副供墨箱顶部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副供墨箱内部侧壁安装有第二浮力球开关,所述支腿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有贯穿于副供墨箱的转轴,所述副供墨箱右侧底部连接有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转轴为螺旋形搅拌轴,所述转轴靠近副供墨箱底部设置。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闸阀。
优选的,所述主供墨箱和副供墨箱表面分别设有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第一观察窗和第二观察窗上均安装有透明防护玻璃,且透明防护玻璃为钢化玻璃。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力球开关和第一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浮力球开关和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丝印用自动供墨装置,结构新颖,操作方便,通过第一浮力球开关控制第一电磁阀的启闭,方便在主供墨箱内油墨较低时通过进料管供墨,副供墨箱用于给印刷丝网供墨,通过第二浮力球开关控制第二电磁阀启闭,方便在副供墨箱内油墨较低时通过导流管供墨,保证供应量,同时电机开启,不仅可以将油墨搅拌均匀,不至于出现沉降现象,而且因转轴为螺旋形搅拌轴,还具有一定的推送作用,方便供墨,实现自动化供墨效果和连续性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玻璃丝印用自动供墨装置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供墨箱、2副供墨箱、3支腿、4进料管、5第一电磁阀、6第一浮力球开关、7导流管、8第二电磁阀、9第二浮力球开关、10电机、11转轴、12出料管、13闸阀、14第一观察窗、15第二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欣晶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欣晶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2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小孔径孔边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软接触平面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