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2392.2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5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甘玉云;代极静;徐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刘文军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行器 本实用新型 恢复训练 术后 楼梯 站立 康复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助行器本体和U型垫板,U型垫板设于助行器本体的下部,U型开口用于供患者在助行器本体前站立并活动;U型垫板距离地面高度为10cm~25cm,U型垫板厚度为1cm~3c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助行器,可以使患者在术后根据需求在不同的康复地点进行恢复训练,而不必再借助于楼梯或其他工具,而仅借助安装在助行器本体上的U型垫板即可,简单、方便、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髋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呈逐年增加,髋、膝关节置换术可以达到解除关节疼痛、防止畸形和功能障碍、保持关节稳定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40~60万患者选择髋、膝关节置换术。关节僵硬及废用综合症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为了防止术后关节僵硬及废用综合症,患者手术后,临床医务人员按照功能锻炼路径表及功能锻炼指导手册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方法,帮助患者循序渐进的进行器官功能锻炼。在患者手术后第3~5天左右下地进行垫高弓步练习、屈膝关节时,使用辅助器具给予帮助功能锻炼,有利于恢复的效果。目前,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只能借助助行器并结合病房楼梯进行协助垫高弓步练习,但楼梯属于公共场所区域,来往人员较多,易发生碰撞。
而且,髋关节置换术后大多只住院1周,但后期康复需要大约3~6个月时间,因此家庭是病人更主要的康复治疗场所。患者在居民区公共楼梯等场所进行功能锻炼易晕倒、易跌倒、易感冒、易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等危险,尤其是老年人,若无人协助更容易发生危险。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帮助患者在任意地方可以屈伸髋关节、屈伸膝关节及垫高弓步等练习的助行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患者无法在任意场所完成屈伸髋关节、屈伸膝关节及垫高弓步等练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助行器本体和U型垫板,U型垫板设于助行器本体的下部,U型开口用于供患者在助行器本体前站立并活动;U型垫板距离地面高度为10cm~25cm,U型垫板厚度为1cm~3cm。
作为优化方案,U型垫板固定设于助行器本体的下部,距离地面高度为17.5cm。
作为优化方案,助行器本体包括4个支杆,支杆上分别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U型垫板上设置有与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配合的第三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三螺孔或者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之间通过螺钉配合连接,将U型垫板固定在支杆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可以使患者在术后根据需求在不同的康复地点进行恢复训练,而不必再借助于楼梯或其他工具,而仅借助安装在助行器本体上的U型垫板即可,简单、方便、安全;而且,U型垫板可以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在助行器本体上,可以根据需要调节U型垫板距离地面的高度,或者将U型垫板拆卸,操作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2为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 3为图2所示的多功能助行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 4 为图2所示的多功能助行器U型垫板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包括:1-助行器本体、11-支杆、111-第一螺孔、112-第二螺孔、2-U型垫板、21-开口、22-第三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2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肢康复训练器械
- 下一篇: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下肢外骨骼踝关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