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触式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2153.7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1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贺顺;王贵渊;崔茹;李征;王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贺顺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25/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 | 代理人: | 徐瑞丰,董金国 |
地址: | 05003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触式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触式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大都采用滑触式充电装置进行充电。存在问题如下:
第一,滑触过程不顺畅,容易出现卡、顿现象;
第二,行驶、滑触方向为单向,不能够双向行驶、自由滑过;
第三,充电过程不可控,会有过充或欠充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滑触式充电装置,所述滑触式充电装置通过滑动结构设计、电子控制等技术,实现双向、顺畅滑触,自动控制充电过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滑触式充电装置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上的滑触结构和导电片插孔,所述滑触结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滑触结构和第二滑触结构,所述导电片插孔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导电片插孔和第二导电片插孔,第一滑触结构和第一导电片插孔位于基板的左部,第二滑触结构和第二导电片插孔位于基板的右部;所述滑触结构包括固定在基板底面的扭簧固定架、扭簧、扭簧轴销和一个半圆形导电片,所述扭簧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是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所述扭簧轴销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是第一扭簧轴销和第二扭簧轴销;其中第一扭簧轴销与扭簧固定架的一端插接固定,第二扭簧轴销与扭簧固定架的另一端插接固定,第一扭簧与第一扭簧轴销套接后其一端与半圆形导电片的下部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扭簧与第二扭簧轴销套接后其一端与半圆形导电片的下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片插孔的形状为矩形且贯穿基板的上、下两面并与半圆形导电片相适配;半圆形导电片通过扭簧上下活动,其弧形的上部经过导电片插孔位于基板的顶面外侧;所述半圆形导电片的下部依次经过电瓶充电器、定时器连接至供电电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其还包括护盖,所述护盖与基板的底面相适配并通过螺钉固定组成盒状体,所述半圆形导电片的下部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路由孔,与接线端子连接的电线经路由孔与电瓶充电器连接;所述半圆形导电片的下部、扭簧固定架、扭簧、扭簧轴销和接线端子位于盒状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其还包括滑触充电座、设置在滑触充电座底部的弧形导电片和设置在滑触充电座上的电极连接片,所述电极连接片的下端与弧形导电片连接,上端位于滑触充电座的顶面外侧并与充电电池相连;所述弧形导电片与半圆形导电片滑动适配并接触适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其还包括连接板以及分别设置在基板的顶面和连接板上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基板通过连接板、安装孔和螺钉与轨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半圆形导电片的下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扭簧插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扭簧插孔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基板的底面搭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半圆形导电片下部的两端均固定有扭簧,使得半圆形导电片的两端均可以上、下活动;半圆形导电片的上部为半圆形且其顶面为弧面,弧形导电片的底面两端为弧面、底面中部为平面,使得弧形导电片的底面与半圆形导电片的上部的弧面可以顺畅地滑动接触,无卡、顿现象;同时,还可使轨道车能够复往顺利通过,实现双向行驶、滑触。
第二,定时器用于控制充电时间,无过充或欠充现象发生。轨道车工作结束后返回原点,轨道车从动转向架上安装的滑触充电座的弧形导电片的底面与半圆形导电片的上部的弧面滑动接触,从而给轨道车的充电电池充电。
第三,护盖可以有效保护其内部的器件,避免其下部漏电,提高使用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切图。
其中:511基板、512半圆形导电片、513扭簧固定架、514扭簧、515扭簧轴销、516护盖、517接线端子、518连接板、519路由孔、521滑触充电座、522弧形导电片、523电极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贺顺,未经李贺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21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配电箱及配电系统
- 下一篇:便于模块化组装的逆变高压交流输出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