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品粘连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1944.8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6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黄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彩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B41F3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壁 粘连 印刷品 压力传感器 检测装置 压力气缸 固定板 叠放 油墨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测试印刷品 不良后果 垂直的 有压力 气缸 竖直 施加 参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品粘连检测装置,包括竖直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支撑壁垂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部固定有压力气缸,所述压力气缸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壁的底部还设有底板。通过设置带有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气缸,对少量纸张施加正常叠放时所受到的压力,测试印刷品上的油墨是否完全干燥,从而避免出现油墨粘连以及外观损坏等不良后果,同时也对叠放高度和存放时间等印刷品存放参数起到参考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品检测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印刷品粘连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因现包装印刷品运用诸如胶印、凹印、丝印等多种印刷工艺,不同工艺的油墨呈现不同的印刷效果,这对我们制程控制产品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为油墨的干燥有红外、热风、紫外、电子束等等多种方式,有些油墨的干燥需要一个过程,少则瞬间干燥,多则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时间,作为制程监控有时不能马上判断是否达到控制要求,胶印普通油墨就经常遇到表面先干燥而内部逐渐干燥的情况。另外油墨叠印组合工艺日益常见,不同承重条件下的印刷品发生粘花的程度不同。
在包装印刷企业中经常遇到产品使用时出现油墨粘连,表面发麻外观破坏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这对生产企业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如何判断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干燥是否达到合格的程度。通常包装印刷使用的油墨为UV体系和挥发自干体系,虽然UV油墨瞬间可以固化,但前提条件是油墨中的光引发成分完全激发,以及外部UV光源达到一定功率,实际运用中UV油墨未完全固化而发生反粘的情况较为常见,严重的能够将表面反拉;而自干油墨更是需强调需要外部温度和风量的辅助,并且干燥时间远长于UV油墨。现今并无统一的检验干燥完全的标准,而且单张存放与多张堆码的干燥效果截然不同,当生产中必须高厚度叠放时建立一个量化的检测方法成为迫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印刷品粘连检测装置,通过对少量印刷纸施加压力进行印刷品粘连检测,设定承受同等重量以及倍数重量的承印物来达到模拟实际生产中产品的干燥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品粘连检测装置,包括竖直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壁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支撑壁垂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部固定有压力气缸,所述压力气缸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壁的底部还设有底板。
进一步的,还包括检测试纸,所述检测试纸粘贴于所述压力气缸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试纸为单面涂布铜版纸。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有压力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印刷品粘连检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带有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气缸,对少量纸张施加正常叠放时所受到的压力,测试印刷品上的油墨是否完全干燥,从而避免出现油墨粘连以及外观损坏等不良后果,同时也对叠放高度和存放时间等印刷品存放参数起到参考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印刷品粘连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印刷品粘连检测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包括竖直的支撑壁1,支撑壁1的顶部设有与支撑壁1垂直的固定板2,固定板2 的下部固定有压力气缸3,压力气缸3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4;支撑壁1的底部还设有底板5。支撑臂1用于为固定板2提供支撑,固定板2用于固定压力气缸3,压力气缸3用于向待测试的印刷品施加压力,模拟产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承重力,对印刷产品上的油墨干燥度进行测试。压力传感器4用于检测压力气缸3施加的压力,实时反馈压力值。底板5用于承载待检测的印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彩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彩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1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