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多套逆变器组合优化匹配负载变化的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1232.6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1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邱德杰;叶余胜;俞卫;魏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致远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重要负载 负载群 负载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调节装置 匹配负载 组合优化 工作时段 空载损耗 逆变系统 自动切换 高效区 时间段 投切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多套逆变器组合优化匹配负载变化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负载群、N个逆变器及负载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根据不同的负载群来选择不同规格的逆变器,保证逆变器能够在高效区工作;根据负载群的工作时段来设置对应逆变器的投切时间段,从而降低整个逆变系统的空载损耗;当重要负载的逆变器出现故障时,负载管理系统将把重要负载自动切换到其他逆变器上,保证重要负载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逆变器为负载功率具有峰谷值变化的交流负载供电的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及智能微电网应用形式的大力推广,逆变器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而效率和空载损耗更是逆变器重要的设计指标。
在离网供电系统中,常用的供电方式均采用集中式离网逆变器带载方式,即如图1所示,采用一台逆变器为所有负载供电模式。其主要有以下缺陷:1、单体逆变器容量较大,空载损耗也较大;2、由于负载功率的变化,逆变器不能一直工作在高效率区。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目前采用多逆变器控制方式来提高效率的方法得到了应用,最为典型的控制方法方式如下:
曹建博、张海龙等在专利“201510380001.8一种模块化光伏逆变器的智能轮换休眠控制方法”中描述了通过判断模块逆变器的负载率来控制逆变器的轮换休眠,从而提高逆变器效率。但是此种方式只使用于输出端并联型逆变器,而无法适用于离网型逆变器,同时也无法对负载进行管理。
史黎明、范满义、李耀华在专利“201710205353.9多逆变器并联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功率调节方法”中描述了采用脉冲密度控制输出功率原理来实现调节多台逆变器的不同工作状态和续流状态,从而实现调节系统的输出功率,并且提高了系统效率。但在此系统中增加了几套变压器,由于变压器也有能量的损耗,故此种方法提高效率的可控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得逆变器始终工作在高效率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套逆变器组合优化匹配负载变化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负载群、N个逆变器及负载管理系统,N≥2,其中:
每个负载群由电压等级、工作时段、重要等级相同或相似的多个负载组成;一个负载群对应一个容量与负载群的总功率相当的逆变器,所有逆变器均通过各自的断路器接入直流母线,在负载管理系统中可根据每个负载群的不同工作时段来设置对应逆变器的通断时间,通过投切单元将当前负载群投切到相应的逆变器上。
优选地,所述投切单元包括N个逆变器切换开关及N个负载群切换开关,当前负载群通过一个负载群切换开关与所述负载管理系统相连,与当前负载群对应的所述逆变器一方面经由所述断路器接入直流母线,另一方经由一个逆变器切换开关与所述负载管理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根据不同的负载群来选择不同规格的逆变器,保证逆变器能够在高效区工作;
2)根据负载群的工作时段来设置对应逆变器的投切时间段,从而降低整个逆变系统的空载损耗;
3)当重要负载的逆变器出现故障时,负载管理系统将把重要负载自动切换到其他逆变器上,保证重要负载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离网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逆变器工作特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致远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致远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1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载设备的供电管理装置
- 下一篇: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