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9578.7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8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项俊宁;王双;迟作强;王钟辉;解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俊宁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S19/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智能 隧道 气体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气体检测仪,尤其是一种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施工技术的发展,开山造隧道的需要越来越多,但是隧道的开凿需要施工者的努力,然而在开凿过程,除了要应对外界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还要受到山体内部有害气体的威胁,所以就要保证施工者的人身安全,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随时监测隧道内的有害气体,目前采用的检测装置一般为大型检测装置,通过该装置检测整个隧道路段的有害气体情况,但是施工者是活动的,气体可以随风飘动,有害气体中毒仍然时有发生,而且施工人员不断活动,假使施工人员出现问题,救援人员很难第一时间确定施工人员的位置,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该检测仪为施工人员随身携带,可以实时检测施工人员所在位置的空气湿度情况及有害气体情况,且发生危险时可以让救援者第一时间准确确定被困者所在的位置,安全性能高。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腰带,两腰带的末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集气孔、排气孔、照明灯、报警器和空气湿度报警灯,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单片机、蓄电池、集气装置、GPS定位器、湿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所述集气装置包括电动机和由其驱动的风扇,蓄电池通过电磁继电器与电动机电连接,照明灯、报警器、空气湿度报警灯、蓄电池、电磁继电器、GPS定位器、湿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均与单片机电连接。
上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两者螺纹连接。
上述上壳体为圆台形,所述下壳体为圆柱形。
上述照明灯位于圆台形上壳体的小端中间部位。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中,通过带有魔术贴的腰带使施工人员可以随身携带,也不影响施工者的施工,施工过程中,集气装置不停的将施工人员所处环境中的空气吸入壳体内,湿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对吸入的外界气体进行空气湿度的检测以及设定的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测,检测后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实现气体的不停循环,湿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将检测结果实时反馈给单片机,当空气湿度到达设定上限时,空气湿度报警灯就会亮起来,提醒施工人员及时排水及注意塌方等,当有害气体浓度达到设定最高浓度值时,报警器发出警报,施工人员立即撤离该地,当施工者遇到意外被困时,救援人员可以根据GPS定位器及时准确的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该检测仪很大程度保障了施工者的安全,可以准确到个人,功能齐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仰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下壳体,2-排气孔,3-照明灯,4-上壳体,5-腰带, 6-魔术贴,7-报警器,8-集气孔,9-空气湿度报警灯, 10-蓄电池,11-气体传感器,12- GPS定位器,13-湿度传感器, 14-单片机,15-风扇,16-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如图所示,它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上壳体4和下壳体1,上壳体4和下壳体1螺纹连接,其中,上壳体4为圆台形,下壳体1为圆柱形。
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腰带5,两腰带5的末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6,通过魔术贴6将两腰带5固定,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集气孔8、排气孔2、照明灯3、报警器7和空气湿度报警灯9,其中,集气孔8位于上壳体4上,排气孔2位于下壳体1上,照明灯3位于圆台形上壳体4的小端中间部位,报警器7和空气湿度报警灯9位于上壳体4外侧。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单片机14、蓄电池10、集气装置、GPS定位器12、湿度传感器13和气体传感器11,所述集气装置包括电动机16和由其驱动的风扇15,蓄电池10通过电磁继电器与电动机16电连接,照明灯3、报警器7、空气湿度报警灯9、蓄电池10、电磁继电器、GPS定位器12、湿度传感器13和气体传感器11均与单片机14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俊宁,未经项俊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95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