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举装置及其气举工作筒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99539.7 | 申请日: | 2017-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8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丁;袁晓贤;魏瑞玲;魏鲲鹏;万龙;谭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B43/12 | 分类号: | E21B43/12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及其 工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举装置及其气举工作筒。
背景技术
油气藏进入生产中、后期,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油气井的底层压力降低,不能满足油气井自喷生产的连续携液要求,将高压气体注入油气井中进行气举采油是油气井复产和维护正常生产的有效手段,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不但适用于低产油气井的辅助排液采气,还适用于各种类型积液停产气井的诱喷排液复产。气举工作筒是气举采油的核心工具之一,主要作用是为气举阀提供工作载体,二者构成气举装置来控制高压气体达到举升井下液体的目的。
申请公布号为CN 106285567 A,申请公布日为2017.01.0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气举工作筒,该气举工作筒包括本体和阀袋,本体包括筒体(即外筒),筒体上设有用于构成阀袋的上椭圆体(即限位块)和下椭圆体(即阀座),分别用于与油管或钻杆相连的上接头和下接头,气举阀和油管之间形成注气通道的进气孔。
上述气举工作筒在使用时,将气举阀安装在阀袋内,将气举工作筒连接在油管上,向油管与套筒之间的环空内注入高压气体,待气体压力高于气举阀的设定压力时,高压气体通过气举阀与进气孔进入油管内,高压气体与井下液体混合,降低了井下液体的密度,达到举升井下液体的目的。但是高压气体在进入油管内时,高压液体与井下液体混合后呈现为紊流流态,两相介质之间摩擦力大,滑脱损失大,在井深超过3500米的深井中,举升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高压气体与井下液体之间的摩擦力与滑脱损失,提高深井中的举升效率的气举工作筒;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气举工作筒的气举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气举工作筒的技术方案为:
方案1:一种气举工作筒,包括外筒和设于外筒上用于安装气举阀的阀袋,所述外筒内还设有内筒,外筒与内筒之间具有沿外筒轴向延伸的螺旋流道,所述外筒上设有连通阀袋与螺旋流道的进气孔。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高压气体进入螺旋流道后,气液两相混合,形成的整体沿螺旋流道高速旋转,射出螺旋流道后整体呈向上旋转运动的涡流,由于密度差异,气液两相部分分离,液体被甩到油管壁上并沿着油管形成一个向上运动的环膜流态,而气体则在油管中心向上运动,形成一个向上旋转流动的气心,气液两相分层输送,大大降低了两相介质摩擦力,减少油管中的摩擦损失和滑脱损失,从而提高了深油井的举升效率。
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气举工作筒,所述螺旋流道为开设在外筒内壁上的螺旋槽。螺旋流道开设在外筒内壁上,便于在加工时确定进气孔与螺旋流道保持连通。
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气举工作筒,所述螺旋槽的横截面为弧形。弧形可以减少流体流动方向上的棱角,进而减少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气举工作筒,所述螺旋槽至少有两个且其出气端沿外筒周向间隔设置。至少有两个螺旋槽使注入的高压气体从多个方向与井下液体接触,高压气体与井下液体混合更为均匀,同时井下液体受到的离心力更为均匀。
方案5:根据方案4所述的气举工作筒,所述内筒上设有连接进气孔与螺旋槽的分流槽,螺旋槽的进口端分别与分流槽连接。通过一个进气孔经分流槽为多个螺旋槽提供高压气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气举工作筒,所述分流槽为沿外筒周向分布的环形。环形分流槽可以为注入的高压气体提供一个周向的流道,使高压气体先具有较大的径向速度后再进入螺旋槽。
方案7:根据方案1~6任一项所述的气举工作筒,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便于外筒与内筒之间的安装与拆卸,加工简单。
方案8:根据方案7所述的气举工作筒,所述内筒位于螺旋流道的下方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密封内筒与外筒之间的间隙,使高压气体仅能沿螺旋流道向上流动。
方案9:根据方案8所述的气举工作筒,外筒与内筒之间设有限制内筒轴向位移的台肩。台肩可以限制内筒旋入外筒内的深度,避免内筒旋入过多过渡挤压密封圈而影响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方案10:根据方案1~6任一项所述的气举工作筒,外筒位于螺旋槽的出口端的上方设有引鞋。引鞋便于下井仪器顺利通过气举工作筒。
本实用新型的气举装置的技术方案为:
方案1:一种气举装置,包括气举阀和安装气举阀的气举工作筒,所述气举工作筒包括外筒和设于外筒上用于安装气举阀的阀袋,所述外筒内还设有内筒,外筒与内筒之间具有沿外筒轴向延伸的螺旋流道,所述外筒上设有连通阀袋与螺旋流道的进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9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SNR的硅麦克风
- 下一篇:金属陶瓷发热体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