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淀粉液化喷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8501.8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2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兆光生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晓政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淀粉 液化 喷射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淀粉液化喷射器,包括气腔、混料腔和扩散筒,气腔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出气管,气腔内设有与锥形的出气管匹配的锥阀,锥阀连杆的顶端与升降横杆固定连接,升降横杆与气腔顶端之间设置有液压升降柱;混料腔的侧面对称设有两个进料管,进料管的进料口向上,进料管与混料腔的中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过锥阀的上下移动来改变锥阀与出气管表面的间隙,从而改变蒸汽的流通量和流通强度;使淀粉乳的进料角度和高压蒸汽的流动方向一致,降低了压力的损失,两个进料管在不同方向进料,使物料的混合更加均匀;混料腔内设有导流管,导流管为葫芦管状,降低了淀粉乳的流速,延长了物料混合的时间,增强了液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淀粉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淀粉液化喷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以淀粉为原料经过发酵生产各种糖类普遍采用液化喷射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流体来传递能量和质量的真空获得装置,采用有一定压力的蒸汽流通过对称均布成一定侧斜度的喷嘴喷出,聚合在一个焦点上。由于喷射蒸汽流速特别高,将压力能转变为速度能,使吸气区压力降低产生真空。通过进料泵打入的淀粉乳被抽吸的气体攫走,经过和高压蒸汽的充分混合压缩,进行分子扩散能量交换,速度均衡。在经阶梯扩散器速度降低压力增高,从出料口喷出,完成整个工艺过程。
但是,现有的液化喷射器存在液化效果不稳定的情况,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及时获知液化压力和温度的异常,从而及时做出调整,为后续的糖化过程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原料的转化率,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淀粉和高压蒸汽充分混合,当液化压力和温度异常时能够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调节蒸汽和淀粉乳进料量的淀粉液化喷射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淀粉液化喷射器,包括气腔、混料腔和扩散筒,其特征在于:混料腔位于气腔的下方,混料腔与气腔连通,扩散筒位于混料腔下方,扩散筒与混料腔连通;气腔的侧面设有进气管,气腔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出气管,出气管沿轴向向混料腔内部延伸,出气管靠近气腔一端的直径大于靠近混料腔一端的直径;气腔内设有与锥形的出气管匹配的锥阀,锥阀的上端面设有锥阀连杆,锥阀连杆同轴固定在锥阀上,锥阀连杆的顶端向上通向气腔外,锥阀连杆的顶端与升降横杆固定连接,升降横杆与气腔顶端之间设置有液压升降柱;混料腔的侧面对称设有两个进料管,进料管的进料口向上,进料管与混料腔的中轴线的夹角小于90度;混料腔内设有导流管,导流管为葫芦管状,导流管的上端位于进料管的下方,导流管的上端直径同混料腔的内径相同且大于导流管的下端直径,导流管的上端固定在混料腔内壁上,导流管的下端与扩散筒连通,混料腔的内壁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扩散筒外侧设有泄压感应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泄压感应装置包括固定在扩散筒侧面的泄压壳体,泄压壳体内设有泄压阀和压力传感器,泄压阀设在扩散筒侧面,泄压阀与扩散筒密封连通,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泄压壳体内壁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通过报警电路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报警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继电器KA1、时间继电器KT、第三继电器KA3、开关S依次串联后连接在电源Vcc和地线GND之间;电源Vcc和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串联第二继电器KA2后连接至第一继电器KA1和时间继电器KT之间;第一继电器KA1的常开触点KA1-1和温度报警灯D1串联后连接在电源Vcc和地线 GND之间;第二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KA2-1和压力报警灯D2串联后连接在电源Vcc和地线GND之间;时间继电器KT的常闭触点KT-1、第三继电器KA3的常开触点KA3-1和蜂鸣报警器L1串联后连接在电源Vcc和地线GND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锥阀连杆的表面设有压力刻度值。
进一步,所述的进气管上设有气用止回阀。
进一步,所述的进料管上设有调节阀和止回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兆光生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兆光生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8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