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嘴、混合器及供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8251.8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7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曾鑫;陈明波;杨霖;苏鹏;张峰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4 | 分类号: | B01F5/04;B01F3/06;F23K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嘴 混合器 供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嘴、混合器及供料系统。
背景技术
以煤粉为物料的小型火力发电厂、集中供热站、窑炉和高炉大多数采用仓储式的煤粉供应系统。煤粉从煤粉仓中通过给料计量装置由落煤管送入煤粉混合器,正压输送的空气在煤粉混合器中与粉煤均匀混合后,再通过输送管道传递至锅炉中参与燃烧。
正压煤粉输送的难点在于如何将煤粉均匀的送入正压的空气流中,现有的做法是在混合器上设置有喷嘴,喷嘴沿轴线方向的口径逐渐缩小,通过文丘里原理:减小气体流动面积,提高气体流动速度,在出口处形成低于大气压的环境,从上部落入的煤粉依靠形成的负压被吸入到空气中,实现与空气较均匀的混合。
但是现有的喷嘴由于其内部通入空气流量或者后续混合气体供应量的影响,经常会导致喷嘴出口处产生的负压(压力小于大气压)过大,或者产生微正压(压力高于大气压)。当负压(与大气压的压差)过大时,将会造成喷嘴处磨损严重;当产生微正压时,从上部落下的煤粉会出现托粉现象,煤粉只有累计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落下与空气进行混合,但是这不利于煤粉与空气的均匀混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喷嘴,用来实现喷嘴出口处保持稳定压差,减少喷嘴的磨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嘴,所述喷嘴的流体入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喷嘴的流体出口的横截面积,所述喷嘴包括:
主通道;
若干环形通道,套设在所述主通道的外侧,所述环形通道位于所述喷嘴的内部的一端与所述主通道不导通,另一端与外部导通;
若干连通管,每条所述环形通道通过所述连通管分别与所述主通道相导通;以及
调节阀,设置在每条所述连通管上,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阀的开度,实现所述流体出口处的压力与大气压力间的稳定压差。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还包括:
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流体出口处,用于检测所述流体出口处的压差;以及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调节阀及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反馈的压差信息,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阀的开度,能在所述流体出口处实现稳定的压差。
进一步的,所述主通道为回转体,每个所述环形通道包括相连通的平流部与收缩部,所述收缩部沿所述流体流动的方向朝所述主通道的中心线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为液体或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合器,用来解决其中流体与物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器,包括:
如上所述的喷嘴;
进流体管,与所述喷嘴设置有所述流体入口的一端相连接;
进料室,所述进料室的内腔与所述流体出口相连通,所述进料室上开设有用于物料投放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位置高于所述流体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进料室的侧壁上,所述侧壁与所述进料室的底板通过倾斜设置的导流板相连接,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喷嘴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外周上设置有法兰,所述喷嘴通过法兰与所述侧壁相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室的主体为长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为空气,所述物料为煤粉。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供料系统,用来解决喷煤粉供料及燃烧不稳定、能耗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供料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嘴包括主通道、若干环形通道、若干连通管及调节阀,喷嘴的流体入口的横截面积大于喷嘴的流体出口的横截面积。通过流体入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流体出口的横截面积,用于在流体出口处形成压差;通过喷嘴包括主通道及在主通道的外侧套设若干环形通道,环形通道位于喷嘴的内部的一端与主通道不导通,另一端与外部导通,每条环形通道通过连通管分别与主通道相导通,在每条连通管上设置有调节阀,调节调节阀的开度,可在流体出口处实现稳定的压差,解决喷嘴磨损严重且流体与物料混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混合器;
1-喷嘴;2-进流体管;3-进料室;4-导流板;5-混料室;6-扩散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82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涂料搅拌装置
- 下一篇:包装瓶(中华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