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部件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7888.5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1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颖;李文生;蒋朝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卓越鸿昌环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6 | 分类号: | B66C1/1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郭若山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梁 建筑部件 吊装 方形框架 吊点 吊具 钢绳 本实用新型 布置结构 吊装位置 影响建筑 中部位置 边角 受力 吊环 调试 垂直 转换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部件吊具,包括吊环、相互固定连接形成方形框架的第一钢梁、第二钢梁、第三钢梁和第四钢梁以及位于所述方形框架所围成的空间内的第五钢梁、第六钢梁、第七钢梁和第八钢梁,通过八条第一钢绳同时对建筑部件的四个边角即中部位置进行吊装,吊装前无需反复调试吊装位置,吊装效率相对较高;同时通过各个钢梁的布置结构,可将第二钢绳的四个吊点转换为直接与建筑部件配合的八个吊点,使得建筑部件被吊装时只需承受垂直与该建筑部件方向的拉力,受力较为合理,建筑部件不易开裂,不影响建筑部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工具,尤其是一种建筑部件吊具。
背景技术
随着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吊装预制楼板等建筑部件,传统施工中通常直接使用钢绳进行吊装,每次吊装都需要不断调试钢绳的位置,吊装效率相对较低。
此外,传动吊装方式在吊装时建筑部件的受力点位置是不确定的,取决于钢绳的布置位置,吊装过程中建筑部件容易由于受力不均而开裂,影响建筑部件的质量。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建筑部件吊具的结构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装效率相对较高且不影响建筑部件质量的建筑部件吊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部件吊具,包括吊环、相互固定连接形成方形框架的第一钢梁、第二钢梁、第三钢梁和第四钢梁以及位于所述方形框架所围成的空间内的第五钢梁、第六钢梁、第七钢梁和第八钢梁,所述第五钢梁和所述第六钢梁的两端都分别与所述第一钢梁和所述第三钢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七钢梁和所述第八钢梁的两端都分别与所述第五钢梁和所述第六钢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钢梁、所述第五钢梁、所述第六钢梁和所述第二钢梁相互平行且依次等间距布置,所述第一钢梁、所述第七钢梁、所述第八钢梁和所述第三钢梁相互平行且依次等间距布置,所述方形框架的四个边角位置、所述第五钢梁分别与所述第七钢梁和所述第八钢梁之间的连接位置以及所述第六钢梁分别与所述第七钢梁和所述第八钢梁之间的连接位置都固定连接有第一钢绳,各所述第一钢绳远离对应的钢梁的一端都设置有吊钩,所述方形框架的四个边角位置还都固定连接有第二钢绳,各所述第二钢绳远离对应的钢梁的一端同时固定连接在所述吊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钢梁和/或所述第四钢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钢绳和所述第二钢绳都通过开设在对应钢梁上的穿孔与对应的钢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八条第一钢绳同时对建筑部件的四个边角即中部位置进行吊装,吊装前无需反复调试吊装位置,吊装效率相对较高。
2、通过各个钢梁的布置结构,可将第二钢绳的四个吊点转换为直接与建筑部件配合的八个吊点,使得建筑部件被吊装时只需承受垂直与该建筑部件方向的拉力,受力较为合理,建筑部件不易开裂,不影响建筑部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部件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部件吊具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吊环; 20-方形框架;
21-第一钢梁; 22-第二钢梁;
23-第三钢梁; 24-第四钢梁;
25-第五钢梁; 26-第六钢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卓越鸿昌环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卓越鸿昌环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78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型飞机蒙皮零件的吊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箍筋装运吊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