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器器身轴向压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7644.7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7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苍;刘元义;袁月雷;陈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3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钉 活塞 弹簧管 屏蔽罩 轴向压紧装置 变压器器身 销孔 变压器 变压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抗短路能力 活塞大头 活塞小头 提高装置 倒置 便利性 绝缘件 锁紧销 压紧力 上端 局放 受压 下端 匹配 噪声 收缩 对称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器身轴向压紧装置。该装置包括压钉活塞、弹簧管、屏蔽罩和锁紧销;所述压钉活塞为倒置的“凸”形结构,压钉活塞大头端下端两侧对称设有销孔Ⅰ,压钉活塞小头端的直径与弹簧管内径相匹配;所述压钉活塞和弹簧管外设有屏蔽罩,屏蔽罩上端两侧与销孔Ⅰ相对的位置设有销孔Ⅱ。该变压器器身轴向压紧装置设计合理,屏蔽罩能降低局放并提高装置操作的便利性;压钉活塞和弹簧管能保证受压线圈及绝缘件在收缩或振动时压紧力不会发生较大改变,从而降低变压器的噪声,提高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器身轴向压紧装置。
(二)背景技术
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会产生振动,受到短路冲击时更会产生相当大的轴向力,因此变压器必须有压紧装置以保证线圈时刻处于压紧状态。常规的压紧装置一般是压钉,实际上就是大直径的螺栓。当变压器器身装好后,旋转压钉,通过压钉向下移动,压紧压板垫块,保证变压器线圈受到合适的压力,最后通过螺母锁紧止退。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压紧装置靠压钉旋紧程度调整压力时不易控制;2、变压器器身压板垫块等绝缘件在干燥、运行老化等过程中会失水收缩,常规的硬连接压紧装置,在绝缘件收缩到很小尺寸时就会造成压力的急剧下降甚至完全松动,而且绝缘件老化收缩不可避免;3、当变压器受到短路冲击线圈在巨大的轴向作用下振动时,没有缓冲的硬连接压钉很容易造成压板的开裂折断;4、传统压钉上的螺纹是难以改进、回避的尖角,极易产生局放,因此这种压钉是开发低局放甚至无局放变压器的技术障碍,急需改进。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器身轴向压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变压器器身轴向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钉活塞、弹簧管、屏蔽罩和锁紧销;所述压钉活塞为倒置的“凸”形结构,压钉活塞大头端下端两侧对称设有销孔Ⅰ,压钉活塞小头端的直径与弹簧管内径相匹配;所述压钉活塞和弹簧管外设有屏蔽罩,屏蔽罩上端两侧与销孔Ⅰ相对的位置设有销孔Ⅱ。
进一步地,所述销孔Ⅰ和销孔Ⅱ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罩由不锈钢钢管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变压器器身轴向压紧装置设计合理,屏蔽罩能降低局放并提高装置操作的便利性;压钉活塞和弹簧管能保证受压线圈及绝缘件在收缩或振动、有微小位移时压紧力不会发生较大改变,仍保证足够的压紧力,从而降低变压器的噪声,提高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钉活塞,2、弹簧管,3、屏蔽罩,4、锁紧销,5、销孔Ⅰ,6、销孔Ⅱ。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该实施例包括压钉活塞1、弹簧管2、屏蔽罩3和锁紧销4;所述压钉活塞1为倒置的“凸”形结构,压钉活塞1大头端下端两侧对称设有销孔Ⅰ5,压钉活塞1小头端的直径与弹簧管2内径相匹配;所述压钉活塞1和弹簧管2外设有屏蔽罩3,屏蔽罩3上端两侧与销孔Ⅰ5相对的位置设有销孔Ⅱ6。
所述销孔Ⅰ5和销孔Ⅱ6直径相等。
所述屏蔽罩3由不锈钢钢管制成。
装配时先将压紧装置固定,用千斤顶压缩压钉活塞1并将锁紧销4插入销孔中,然后用千斤顶对变压器器身压板施加压力,将压紧装置安装在压杠下,调整压板垫块的厚度,缓慢释放器身预压紧力,当锁紧销松动时抽出锁紧销4,此时器身预压紧力等于压紧装置压力,压紧装置安装完成。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7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