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积水道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6777.2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7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惠;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裕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7/14;E01C15/00;E01F1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积水 道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包括沿道路铺设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侧路基,沿道路方向的两侧所述路基之间设置有淌水通道,所述淌水通道上对称设置有泄流斜块,两泄流斜块上间隙砌筑有隔离矮墙,所述隔离矮墙与两泄流斜块之间通过锯齿支撑结构间隙支撑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施工效率较高,坚固耐用,且抗变形能力强,有效防止城市道路的水涝的发生,防止道路积水在道路中央积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处于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其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称为市政城市道路。目前,困扰部分城市道路建设的最大问题,便是城市水涝的防治和解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施工效率较高,坚固耐用,且抗变形能力强,有效防止城市道路的水涝的发生,防止道路积水在道路中央积累。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防积水道路结构,包括沿道路铺设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侧路基,沿道路方向的两侧所述路基之间设置有淌水通道,所述淌水通道上对称设置有泄流斜块,两泄流斜块上间隙砌筑有隔离矮墙,所述隔离矮墙与两泄流斜块之间通过锯齿支撑结构间隙支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路基包括承重碎石层、承重砖砌层、预制槽形钢筋架构、混凝土浇筑层;沿路基延伸方向,且以路基宽度为间距形成两道平行的承重碎石层,两道所述承重碎石层上沿路基延伸方向对应堆砌设置有两道承重砖砌层,两道所述承重砖砌层之间形成的内凹结构中嵌设有配套的预制槽形钢筋架构,所述预制槽形钢筋架构的内凹陷结构内填充有混凝土浇筑层。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内埋设有碎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泄流斜块上开设有泄流通道连通路基上表面与淌水通道之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积水道路结构,施工效率较高,坚固耐用,且抗变形能力强,有效防止城市道路的水涝的发生,防止道路积水在道路中央积累。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防积水道路结构,包括沿道路铺设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侧路基1,沿道路方向的两侧所述路基1之间设置有淌水通道6,所述淌水通道6上对称设置有泄流斜块5,两泄流斜块5上间隙砌筑有隔离矮墙8,所述隔离矮墙8与两泄流斜块5之间通过锯齿支撑结构9间隙支撑设置。所述隔离矮墙8可以将道路分隔建设为双向车流的独立车道的道路。
所述路基1包括承重碎石层4、承重砖砌层2、预制槽形钢筋架构3、混凝土浇筑层10;沿路基1延伸方向,且以路基1宽度为间距形成两道平行的承重碎石层4,两道所述承重碎石层4上沿路基延伸方向对应堆砌设置有两道承重砖砌层2,两道所述承重砖砌层2之间形成的内凹结构中嵌设有配套的预制槽形钢筋架构3,所述预制槽形钢筋架构3的内凹陷结构内填充有混凝土浇筑层10。路基的建设是通过工厂预制的预制槽形钢筋架构3,实现道路的施工简化为:a)埋设碎石;b)筑砌块层;c)放置预制槽形钢筋架构、平铺钢筋4和碎钢筋;d)浇筑混凝土;上述结构的改进可以实现道路施工效率较高,且该路基结构有效防止城市道路的水涝的发生。
所述混凝土浇筑层10内埋设有碎钢筋。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并且可以进一步的使得道路的路基达到抗冲刷能力和较大的刚度,抗变形能力大大增强。所述泄流斜块5上开设有泄流通道7连通路基1上表面与淌水通道6之间,确保路基上的积水可以及时排泄到淌水通道6,通过淌水通道6排泄到江海湖泊中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裕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裕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6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