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豆加热去皮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94567.X | 申请日: | 2017-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5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尤光辉;郁洋杰;蒋立正;郑黄刚;张冬冬;张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N7/02 | 分类号: | A23N7/02;A23L5/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装置 去皮装置 土豆 去皮 去皮机构 运输带 蒸汽罩 加热 本实用新型 管路连接 角度设置 向下倾斜 水箱 紧凑 自动化 | ||
一种土豆加热去皮机构,包括加热装置和去皮装置,加热装置包括运输带,运输带上方罩有蒸汽罩,蒸汽罩内部通过管路连接有水箱;去皮装置包括有向下倾斜预定角度设置的去皮管道。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紧凑,通过加热装置和去皮装置,分别对土豆进行蒸熟和去皮操作,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效率大大提升,适合大批量土豆去皮,效果好,适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豆加热去皮机构。
背景技术
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土豆地位随之提升。土豆易种植、产量高以及使用价值高等优点都使越来越多的人将土豆作为日常食物,而土豆在食用时需要去皮,人工去皮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法确保卫生情况,尤其当土豆是大批量运输时,需要快速去皮,人工的方式无法满足要求,而土豆表层蒸熟后去皮效率显著提升,需要一种能快速加热去皮的土豆去皮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土豆加热去皮机构,解决目前大批量土豆去皮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土豆加热去皮机构,包括加热装置和去皮装置,加热装置包括运输带,运输带上方罩有蒸汽罩,蒸汽罩内部通过管路连接有加热产生蒸汽的水箱;将土豆集中放到运输带上,在运输带运输的过程中土豆穿过蒸汽罩,蒸汽罩内通入水箱产生的蒸汽,土豆穿过蒸汽罩后表层被蒸熟。
去皮装置包括有向下倾斜预定角度设置的去皮管道,去皮管道入口端连接在运输带的出口端,去皮管道底面上设有若干凸块,去皮管道尾部侧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土豆皮收集器,土豆皮收集器底端连接有真空泵,去皮管道底部设有出口端,去皮管道外侧移动连接有用于堵住出口端的挡板。表层被蒸熟的土豆掉落到去皮管道中,由于去皮管道是倾斜设置的,土豆自然沿去皮管道滚动下落,去皮管道内设有凸块,土豆在滚落的过程中碰撞到凸块,由于土豆表层已经被蒸熟开裂,从而很容易蹭掉表层的土豆皮,土豆皮通过真空泵吸取被集中收集到土豆皮收集器内,此时去皮管道的出口被挡板阻挡,土豆滚落到挡板上等待,直到土豆皮被收集到土豆皮收集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加热装置和去皮装置沿螺旋线结构排布。这种管路沿外圈设置的螺旋结构排布,在有限的空间里有效延长了土豆去皮加工的时间,使土豆去皮效果更好,而且螺旋结构可以利用中心的空余部分,有效利用空间,将其余机构装置置于中心部分,从而节省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蒸汽罩顶部内夹层,夹层与水箱通过管路连通,蒸汽罩顶板底部设有若干与夹层连通的通孔。水箱产生的蒸汽首先通入夹层中,再通过夹层底下的通孔将蒸汽均匀的分配到蒸汽罩内,可以对土豆皮进行充分的加热加湿,使得土豆皮松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水箱固定在加热装置的中心位置且运输带围绕水箱排布设置。这种空间排使水箱置于中间位置,而运输带围绕水箱,能有效利用并节省空间,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土豆皮收集器内设有过滤网,真空泵连接在过滤网出口一侧的土豆皮收集器上。在真空泵吸取土豆皮的过程中,过滤网能有效拦截土豆皮使之留在土豆皮收集器内,也可以避免土豆皮堵塞管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去皮管道的出口端下方倾斜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尾部侧边设有可伸入连接管内的格栅状的切条板,切条板与连接管的出口相配合,连接管内升降连接有切条压板,切条压板位于连接管的出口上方。设置连接管可以起到停留过渡的作用,也可以对土豆进行额外的操作,当需要将土豆切成条状时,切条板移动到连接管内并覆盖在连接管出口上,去皮后的土豆滚落到切条板上,此时切条压板向下顶压在土豆上直到土豆穿过切条板,最终土豆成条状下落。
土豆加热去皮机构的工作原理,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45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