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制备固体燃料的自动混合配比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3071.0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7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辛县逸安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4 | 分类号: | B01F15/04;B01F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367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管 搅拌棒 搅拌杆 转动棒 固体燃料 连通 发酵池本体 搅拌装置 自动混合 配比 制备 秸秆 发酵效率 出气孔 发酵池 吸气泵 发酵 本实用新型 发酵领域 发酵效果 输出端 氧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制备固体燃料的自动混合配比搅拌装置,属于农用发酵领域,为了增加发酵效率,该秸秆制备固体燃料的自动混合配比搅拌装置包括发酵池本体、设置在发酵池本体上的吸气泵、设置在发酵池本体上的搅拌杆、设置在搅拌杆上的转动棒、设置在转动棒上的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上设有出气孔,搅拌杆、转动棒和搅拌棒上都设有通气管,搅拌杆上通气管与转动棒上的通气管连通,转动棒上的通气管与搅拌棒上的通气管连通,搅拌棒上的通气管与搅拌棒上的出气孔连通,所述吸气泵的输出端与搅拌杆上通气管连通。通过增加发酵池内的氧气含量和搅拌,大幅度增加发酵的速度,提高了发酵效果。有效降低了每池发酵时间,增加了发酵池的发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秸秆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合搅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秸秆制备固体燃料的自动混合配比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一般都是利用秸秆制作燃料,制作燃料中包括直接将秸秆干燥粉碎后制作固体燃料,制作固体燃料一般将秸秆粉末与其他物质混合,而要达到较好的燃烧效果,就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比去混合,但是现有的混合都是以人工估算的方式配比,不仅每次都要估算配比,非常麻烦,而且估算的误差也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秸秆制备固体燃料的自动混合配比搅拌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依照人们设定的配比添加不同含量的物料自动进行混合,即减轻了人工的负担,也减小了混合的误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秸秆制备固体燃料的自动混合配比搅拌装置,该秸秆制备固体燃料的自动混合配比搅拌装置包括底座、添料设备、设置在底座上方的搅拌箱、设置在搅拌箱底部并插入底座内的搅拌电机、设置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并插入搅拌箱内的搅拌杆、设置在搅拌杆上的搅拌叶片和设置在底座内控制模块。
所述添料设备包括设置在底座侧边的固定升降槽、设置在固定升降槽上端的活动升降槽、设置在固定升降槽上端驱动活动升降槽涌动的翻转电机、设置在固定升降槽上的活动车、设置在活动车上的料斗和设置在活动车底部用于检测料斗对活动车底部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翻转电机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活动升降槽的下端与固定升降槽的上端通过铰链连接,铰链与活动升降槽固定,翻转电机通过驱动铰链来带动活动升降槽绕铰链的轴线运动。所述固定升降槽和活动升降槽背离底座的一侧上设有滑槽,滑槽的横截面为┷形,滑槽的底面设有齿条。固定升降槽上的滑槽和活动升降槽上的滑槽在一条直线上。所述活动车上设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的横截面为Τ形,滑块可在滑槽内沿着滑槽移动;所述滑块上还设有动力源和设置在动力源上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动力源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固定升降槽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滑槽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活动车上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卡扣,料斗上设有与卡扣配合的凹槽,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活动车与料斗地面接触的部位。所述凹槽的下缘的高度低于卡扣下部的高度,所述凹槽的下缘的表面和卡扣的下缘的表面都为倾斜状,并且都是向底座方向倾斜。所述活动升降槽上的滑槽远离固定升降槽的一端被封闭。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秸秆制备固体燃料的自动混合配比搅拌装置可依照人们设定的配比添加不同含量的物料自动进行混合,即减轻了人工的负担,也减小了混合的误差。并且可以根据原料种类的不同增减添料设备,还可以根据秸秆种类和状况的不同灵活调节各种物料的配比。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秸秆制备固体燃料的自动混合配比搅拌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辛县逸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利辛县逸安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3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粉加料机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大型容器的混合气体配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