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余热回收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2202.3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4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鼎盛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3/00 | 分类号: | F01K13/00;F01D15/10;F01K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仓 冷凝器 蒸发储液器 汽轮机 换热器 循环泵 低温余热回收 本实用新型 温度感应器 发电系统 管道连接 发电机 发电效果 管道连通 受热壁面 集汽仓 管芯 水阀 连通 蒸发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包括蒸发储液器、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和循环泵,所述的蒸发储液器与汽轮机通过管道连接,汽轮机上方设有发电机,汽轮机通过管道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蒸发储液器通过管道连接,在冷凝器和蒸发储液器之间设有循环泵,蒸发储液器包括储液仓、集汽仓、蒸发受热壁面和管芯,汽轮机与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换热器,并且冷凝器与循环泵之间的管道也穿过换热器,在换热器右侧设有温度感应器,储液仓通过管道与温度感应器和储液仓之间的管道连通,并在储液仓和储液仓连通的管道上且靠近储液仓的位置设有温度水阀,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安全性高,发电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余热回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温余热回收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钢铁、化工、有色等工业领域,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中低温余热,中低温余热具有分布散、品位低等特点而难以回收利用。以钢铁厂为例,2014年我国钢铁工业的余热回收利用率仅有25.8%,其中,中温余热利用率为30.2%,低温余热利用率仅有1%,中低温余热资源占钢铁厂未被利用余热资源的71%左右,可见,钢铁企业有大量的中低温余热可以回收。而钢铁厂可回收利用的中低温余热资源主要有:烧结环冷机低温段烟气、焦炉烟道气、高炉热风炉烟气、高炉冲渣水、轧钢加热炉烟气、饱和蒸汽等,若将钢铁厂未被利用的中低温余热中约有30%加以回收利用,则可将钢铁厂生产成本降低约4%,对钢铁厂节能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专利网授权的专利号为CN 105422199 B的一种中低温热源发电系统,通过对低温的回收利用达到发电的目的,对低温余热做到再次利用。
但是该系统采用的工质是高浓度的氨水,一方面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氨水也会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包括蒸发储液器、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和循环泵,所述的蒸发储液器与汽轮机通过管道连接,汽轮机上方设有发电机,发电机与汽轮机机械连接,汽轮机通过管道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蒸发储液器通过管道连接,在冷凝器和蒸发储液器之间设有循环泵,循环泵与连接它的管道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蒸发储液器形状为长方体,蒸发储液器包括储液仓、集汽仓、蒸发受热壁面和管芯,储液仓位于蒸发储液器内部最上方,储液仓与集汽仓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与蒸发储液器内侧壁焊接,隔板上设有细小的通孔,蒸发储液器底部为蒸发受热壁面,蒸发受热壁面与蒸发储液器一体制成,蒸发受热壁面与储液仓与集汽仓之间的隔板通过管芯连接;汽轮机与冷凝器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换热器,并且冷凝器与循环泵之间的管道也穿过换热器,在换热器右侧设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位于汽轮机与冷凝器之间的管道内,温度感应器与管道胶粘,储液仓通过管道与温度感应器和储液仓之间的管道连通,并在储液仓和储液仓连通的管道上且靠近储液仓的位置设有温度水阀,温控水阀与温度感应器、发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芯形状为S字形,管芯体积细小且数量众多,管芯两端分别是管芯水入口和管芯蒸气出口,管芯水入口与储液仓与集汽仓之间的隔板上的通孔连接,管芯底部嵌入蒸发受热壁面内,管芯底部与蒸发受热壁面焊接,管芯蒸气出口位于集汽仓内,将水分散于各个小型的管芯内,更有利于加速水温蒸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器包括乏汽入口、集汽槽、分汽槽、换热管、出水口、入水口和乏汽出口,换热器形状为长方体且内设有空腔,换热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集汽槽和分汽槽,集汽槽和分汽槽分别与换热器内壁焊接,集汽槽与分汽槽之间连接后若干换热管,换热管两端分别与集汽槽、分汽槽焊接,换热管之间相互独立不连通,集汽槽的上端设有乏汽入口,分汽槽下端设有乏汽出口,乏汽入口通过管道与汽轮机连通,乏汽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连通,换热器的上顶面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泵连接,换热器的下底面设有入水口,入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凝器采用水冷冷凝,冷凝器上设有冷水入水管和冷水出水管,冷水入水管和冷水出水管一体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鼎盛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鼎盛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22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