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材料用除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1147.6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3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灵;张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艳灵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B08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材料 除尘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用除尘设备,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与光电发射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且第二喷头位于第一喷头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该一种建筑材料用除尘设备,通过第一支撑板一侧设置的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配合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表面分别固定连接的第一滚筒刷和第二滚筒刷,能向建材表面喷洒清水粘附灰尘,并将粘附的灰尘刷去,达到为建材除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材料用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灰尘是被别的事物而起,它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灰尘来源于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所以人们特别讨厌它,灰尘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建筑防尘是指许多建筑都有防尘要求,某些建筑或者建筑中的某些房间在防止尘粒污染方面有很高的要求,例如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等部门的洁净车间,医疗部门的无菌手术室和医药部门的生物洁净室,都要求在建筑上采取严格的防尘措施;目前常见的除尘装置,只能够吸附平面上的灰尘,并且对平面的平整度要求非常高,这样的除尘装置无法满足建筑工地对建筑材料除尘的需要,为建筑工人们清洁建筑材料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影响了建筑工人们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用除尘设备,具备高效除尘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高效除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材料用除尘设备,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与光电发射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且第二喷头位于第一喷头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杆位于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一侧的第一弹簧与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与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穿过第一滑块并与第一转动套套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筒刷,所述第一转动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第二支撑杆的内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与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槽,且第三滑槽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右方,所述第三滑槽与第三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槽的内壁的底部与螺纹杆的底部搭接,所述螺纹杆的顶部穿过第三滑块并延伸至外侧,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部与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光电接收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喷头和第四喷头,且第四喷头位于第三喷头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与第三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三支撑杆位于第四喷头和第三喷头之间,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与第四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滑块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一侧的第二弹簧与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与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二转动套内,所述第二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滚筒刷,所述第二转动套与第五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五滑槽开设在第四支撑杆内,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一侧与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头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倾斜向下,且第一喷头与外部水箱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喷头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倾斜向上,且第二喷头与外部水箱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艳灵,未经李艳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1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