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去除圆钢端部毛刺的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90932.X | 申请日: | 2017-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2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仇必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9/00 | 分类号: | B23P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圆钢 毛刺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生产工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去除圆钢端部毛刺的工具。
背景技术
钢坯经热轧后形成圆钢,需要经过在线锯切以满足用户对尺寸的要求。但是,由于锯切时的工具或者操作原因,会造成圆钢端部毛刺残留。在后续的加工中,毛刺易造成其他端部缺陷,最终影响钢材质量。
目前,要去除圆钢端部毛刺,一般采用的是平头撬杆和钳子配套使用。因为每个毛刺的状态不同,对于外翻的毛刺,使用钳子夹掉;而对于内翻紧贴圆钢的毛刺,需要用平头撬杆先将毛刺撬起,再使用钳子夹掉。这种样就需要来回更换工具,效率很低。特别是工作量较大时,这种问题尤其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去除圆钢端部毛刺的工具,该工具可以在线或者后续加工圆钢时,快速且高效的去除圆钢端部不同形态的毛刺。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去除圆钢端部毛刺的工具,包括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上设置有用于撬掉外翻毛刺的切槽以及用于钩掉内翻毛刺的倒钩。
有益效果:该去除圆钢端部毛刺的工具,通过在手持杆上设置切槽和倒钩,通过切槽剔除圆钢上外翻的毛刺,通过倒钩剔除圆钢上内翻贴在圆钢表面的毛刺;该工具能够有效、快速的剔除圆钢上不同形态的毛刺,避免未去除的毛刺在后续加工过程中被压入钢材内部或造成其他缺陷,从而提高棒材的品质,作业时仅需一步操作,不需要更换工具,作业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去除圆钢端部毛刺的工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圆钢生产时去除圆钢毛刺的工具,针对目前操作中,去除不同形态毛刺时需要用到不同工具,这样来回更换降低劳动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具将功能集成化,能够更加有效、快速的去除圆钢端部不同形态的毛刺。
如图1所示,一种去除圆钢端部毛刺的工具,采用轴承钢切割加工一体成型。该工具包括手持杆1,对手持杆1两端分别做不同的加工处理,在一侧端面上加工出用于去除外翻型毛刺的切槽2,当处理外翻型毛刺时,手持该工具,将切槽2套在毛刺上,上下撬动,使毛刺整体被剔除;在手持杆1另一端,靠近端部的位置斜切出一个V型结构的倒钩3,倒钩3用于处理内翻型毛刺,内翻性毛刺时常紧贴圆钢表面,手持该工具,用倒钩3将毛刺钩起,然后撬掉剔除。
为了便于使用,该工具尺寸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加工时采用圆柱形轴承钢,以直径25-35mm、长度280-320mm为宜,从而便于手持,撬动毛刺时也比较轻松。并且,针对各种形态的圆钢毛刺,需要尽可能的贴合毛刺的尺寸,才能更为高效的清除毛刺,根据经验,将切槽2的尺寸加工为深15-25mm、开口4-6mm,同时,为了增加对毛刺的摩擦力,使操作的时候切槽2不会从毛刺上滑脱,将切槽2的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加工为100-200μm。倒钩3呈V型结构,包括第一内表面31和第二内表面32,第一内表面31与手持杆纵长方向的夹角为30-45度,第二内表面32与手持杆纵长方向的夹角为15-20度,根据经验在角度在这个范围内的倒钩更方便使用,操作起来更顺手。当内翻型毛刺紧贴圆钢表面时,倒钩3需要插毛刺与圆钢的缝隙,将毛刺钩起,所以倒钩3的内表面设置的太光滑同样会从毛刺上滑脱,内表面设置的太粗糙,不容易插入缝隙中,所以将倒钩3的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设置为50-100μm。
另外,该工具也可以通过分开加工零件,统一组装成型。切槽2和倒钩3也可以设置在手持杆1的一端,这样可以直接手握住手持杆1的另一端进行清除毛刺作业。手持杆1也可以设置成其他材质或形状,例如,横截面为六角形、八角形甚至方形的棒材或者轻质铝合金材质等,只要轻便易于手持,在实际生产中方便操作,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09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