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皮分离防粘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0562.X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2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艳;孙利群;吴会军;陈畅辉;许冠平;郭涛;高璐;郭莉;许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710003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粘连装置 包皮 布片 无菌 微型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 红霉素软膏 抗感染作用 患者创面 空心球囊 术后粘连 装置使用 防护袋 防粘连 抗感染 创面 卡座 转轴 渗入 腰带 湿润 配合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包皮分离防粘连装置,包括腰带、防护袋、卡座、微型步进电机、转轴、凸轮、空心球囊、渗入管、无菌布片,该包皮分离防粘连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无菌布片与红霉素软膏相互配合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术后粘连,且还能够起到很好的抗感染作用,其次还能够根据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实现对患者创面持续湿润作用,最终通过上述,从而在实现对创面更好的抗感染以及防粘连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使用的稳定与安全,利用临床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包皮分离防粘连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前临床在对患者进行包皮粘连分离术3天后,包皮肿胀无法上翻,而消肿后分离的疮面易粘连,即阴茎与包皮再度粘连一起,此时,医护人员需要二次实施分离手术,但这样患者不仅需要再次忍受痛苦,并且二次手术也增加了医疗费用,同时,分离后的疮面非常容易感染受损,最终导致患者手术风险急剧上升。
根据上述,目前在进行包皮粘连分离术过程中,因缺少有效的防粘连装置与措施,易导致疮面感染以及包皮与阴茎再度粘连的问题,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包皮分离防粘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包皮分离防粘连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皮分离防粘连装置,包括腰带、防护袋、卡座、微型步进电机、转轴、凸轮、空心球囊、渗入管、无菌布片,所述的防护袋位于腰带前端右侧,所述的防护袋与腰带胶水相连,所述的卡座位于防护袋内部左侧,所述的卡座与防护袋胶水相连,所述的微型步进电机位于卡座内部上侧后端,所述的微型步进电机与卡座螺纹相连,所述的转轴位于微型步进电机前端,所述的转轴与微型步进电机紧配相连,所述的凸轮贯穿于转轴,所述的凸轮与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空心球囊位于卡座内部中端,所述的空心球囊与卡座胶水相连,所述的渗入管贯穿防护袋,所述的渗入管与防护袋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渗入管与空心球囊胶水相连,所述的无菌布片位于渗入管末端端口处,所述的无菌布片与渗入管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腰带左侧还贯穿有日字扣,所述的日字扣与腰带滑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卡座内部下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卡座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与微型步进电机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空心球囊右侧还设有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与空心球囊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右侧还设有药囊,所述的药囊与连接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无菌布片内外两侧还设有红霉素软膏,所述的红霉素软膏均匀涂抹于无菌布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儿童医院,未经西安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05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风患者行走恢复用防脚趾抓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皮术后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