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螺纹钢轧辊横肋的组合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8744.3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2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向勇;曾麟芳;李聚良;李存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4 | 分类号: | B23H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瀚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3 | 代理人: | 吴亮;郭军 |
地址: | 417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片 锁紧螺钉 压板 加工螺纹钢轧辊 安装座耳 组合电极 电极 横肋 本实用新型 圆形定位孔 冲压成型 电极成本 电极设置 分体结构 加工效率 两侧设置 片状结构 拱形部 拱形 放电 凸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加工螺纹钢轧辊横肋的组合电极,包括:基座(1)、电极片(2)、压板(3)和锁紧螺钉(4),所述电极片(2)通过所述压板(3)和所述锁紧螺钉(4)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电极片(2)为采用冲压成型的拱形片状结构,所述电极片(2)的顶端具有放电凸肋(21),所述电极片(2)的拱形部两侧设置有安装座耳(22),两侧所述安装座耳(22)开设有圆形定位孔(220)。通过将电极设置为基座、电极片、压板以及锁紧螺钉的分体结构,使得在电极耗损比较严重时只需要更换电极片即可继续使用,这样大大降低了电极成本、节省了材料,同时提高了电极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螺纹钢轧辊上横肋的设备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螺纹钢轧辊横肋的组合电极。
背景技术
轧辊是轧钢生产的重要设备,能够使钢材在旋转的轧辊间依靠轧制压力作用而发生塑性变形,得到想要的形状和尺寸,同时轧辊也是一种易损耗的工业材料。硬质合金轧辊相较于传统的其它材质的轧辊,具有硬度高、抗压强度大、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轧制的产品精度高、质量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轧制棒、线材。但由于硬质合金轧辊硬度高、加工难度大,传统的加工方法很难在其表面加工特殊形状,故现在硬质合金轧辊主要用于轧制棒、线材。
螺纹钢指的是带肋钢筋,其表面有很多分布均匀的横肋,国标要求,螺纹钢横肋槽(月牙)与螺纹钢纵轴线的螺旋角度在45°~75°之间。轧制螺纹钢时须有轧辊表面刻槽和加工这种带螺旋角度的横肋,硬质合金轧辊由于硬度太高、加工难度大,传统的加工方法很难在其表面加工这种带螺旋状的横肋,限制了硬质合金轧辊在螺纹钢扎制上的应用。
电火花加工是利用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蚀除导电材料的在特种加工方法。电火花加工能加工普通切削加工方法难以切削的材料和复杂形状工件;加工时无切削力,不产生毛刺和刀痕沟纹等缺陷;电极材料无须比工件材料硬,直接使用电能加工,便于实现自动化。但在加工过程中,电极也有损耗,当损耗达到一定程度时电极需更换新的电极。传统的电极制作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来加工,常用的电极结构形式是整体电极,这个整体电极加工成本高,效率低,材料浪费大,不易实现批量生产。
可见,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的组合电极,在电极耗损后只要更换电极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螺纹钢轧辊横肋的组合电极,由于基座和电极片是分体组装结构,在电极片损耗严重时,只需要更换电极片即可继续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加工螺纹钢轧辊横肋的组合电极,包括:基座、电极片、压板和锁紧螺钉,所述电极片通过所述压板和所述锁紧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电极片为采用冲压成型的拱形片状结构,所述电极片的顶端具有放电凸肋,所述电极片的拱形部两侧设置有安装座耳,两侧所述安装座耳开设有圆形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两个圆柱凸台定位结构,两个所述圆柱凸台定位结构与两个所述圆形定位孔相适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凸台定位结构与所述圆形定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圆柱凸台定位结构与所述圆形定位孔轴径之差为0.002mm~0.01mm。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凸台定位结构的端沿为圆弧过渡结构或者倒角过渡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凸台定位结构相适配的固定孔,且所述压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顶抵所述安装座耳的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圆柱凸台定位结构间隙配合,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圆柱凸台定位结构轴径之差为0.05mm~0.2mm。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片是采用红铜片或者紫铜片制作而成,含铜量大于或者等于99.9%,所述电极片的厚度为0.3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三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87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锚形微细电火花金属电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急停安全线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