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粒焙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7489.0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2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叶朝祥;张龙;杨杰;张铭华;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方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林米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粒 窑身 焙烧装置 窑头 窑尾 内腔 窑体 机械技术领域 燃料燃烧效率 本实用新型 内部空气 驱动机构 烧结效率 水平设置 陶粒球坯 依次连通 逐渐减小 转动连接 烧结 焙烧窑 燃烧器 外周面 料斗 盛放 筒状 转动 驱动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粒焙烧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陶粒焙烧窑烧结效率低的问题。本陶粒焙烧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窑体,窑体包括依次连通的窑头、窑身和窑尾,窑头设有燃烧器,窑尾上方设有用于盛放陶粒球坯的料斗,窑身呈筒状,且窑身的内腔的内径自窑头至窑尾方向逐渐减小,窑身水平设置且窑身的两端分别与窑头、窑尾转动连接,窑身外周面设置有用于驱动窑身转动的驱动机构。本陶粒焙烧装置内部空气流通好,燃料燃烧效率高,陶粒烧结质量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陶粒焙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来陶粒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陶粒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大有供不应求之势。现有的陶粒生产大多是采用先点火,再逐渐加入陶粒球坯,边加边烧,直至满窑,然后保温一定时间,再熄火出窑,获得陶粒产品。这种方式总体存在产量低,产品质量一致性差且能耗高的问题,所以从经济性和实用性角度考虑均欠理想。
为此,有人设计了新型的陶粒焙烧设备,如中国专利公开的高效节能粉煤灰陶粒焙烧装置【专利公告号:CN201331253Y】,由窑体、烧结塔、鼓风机和吸气排烟装置构成,窑体为封闭式,内部设有多个密闭的独立烧结室,烧结室内设有由多个烧结笼格叠置而成的烧结塔,在烧结笼格筒体外表面上设有便于叉车托抬移位的卡环,窑顶上设有吸烟罩和吸风机,要地下设有鼓风机,窑体外壁上设有操作控制面板,由多个烧结塔同时或一次进行焙烧粉煤灰陶粒的作业。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进行多批量的陶粒焙烧,但是该方案中,陶粒均是静置在烧结笼格内,并且上下堆叠,这样在烧结时,烧结塔底部的温度要高于顶部温度,底部的陶粒相对于顶部的陶粒要更快速的完成烧结,也就是说,当陶粒堆叠过多时,底部陶粒球坯和顶部陶粒球坯的产品一致性仍然无法保证,并且为了使顶部陶粒球坯能够得到正常烧结,需要投入更多的燃料,这样也势必会造成燃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陶粒焙烧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陶粒烧结效率更高且成品陶粒的质量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陶粒焙烧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窑体,所述窑体包括依次连通的窑头、窑身和窑尾,所述窑头设有燃烧器,所述窑尾上方设有用于盛放陶粒球坯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窑身呈筒状,且所述窑身的内腔的内径自窑头至窑尾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窑身水平设置且窑身的两端分别与窑头、窑尾转动连接,所述窑身外周面设置有用于驱动窑身转动的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原理如下:由于窑身靠近窑头一端的内径大于靠近窑尾一端的内径,且窑身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因此陶粒球坯从窑尾进入窑体内后会随着窑身的转动。在此过程中,设置在窑头的燃烧器对窑体的内腔进行加热使陶粒进行烧结,随着窑身的转动,陶粒从窑尾逐渐向窑头方向以近乎均匀的速度边翻滚边烧结,由于陶粒的翻滚,陶粒的外表面能够完全与火焰接触并烧结,实现陶粒的全方位同步烧结;并且随着陶粒的翻滚,能够避免陶粒相互结块现象的产生,减少了残次品的产生;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提高了陶粒烧结效率,而且陶粒的表面能够受热均匀,烧结后产品质量一致性好、次品率低。另外,由于窑身需要转动,通过从采用水平布置能够降低窑身和驱动机构的布置难度,简化本装置的安装,同时还能够方便对窑身、驱动机构的维护。
在上述的一种陶粒焙烧装置中,所述燃烧器包括燃料仓、下料管、喷管和鼓风机,所述燃料仓设置在喷管上方并通过下料管与喷管连通,所述鼓风机设置在喷管的一端,所述喷管的另一端插入窑头内。本燃料仓中的燃料主要为稻糠、秸秆,燃料通过下料管落入喷管,通过鼓风机将燃料送入窑头内进行燃烧,鼓风机可以给窑体内燃料的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料能够更加充分、高效的燃烧,有利于增加窑体内的温度;此外,在鼓风机的作用下,窑头附近燃烧的燃料能够进一步深入到窑身甚至靠近窑尾,这样使得从窑尾进入的陶粒球坯能够在窑尾就开始进入烧结状态,增加了陶粒球坯与火焰接触的时间,使得在单位时间内陶粒能够更充分的烧结,并且陶粒球坯能够与燃料产生的火焰全面接触,提高了陶粒烧结的效率和陶粒成品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方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方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7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