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节肢动物多样性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6962.3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5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芳;韩李伟;施龙清;尤民生;黄发胜;李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6 | 分类号: | A01M1/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节肢动物 多样性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节肢动物多样性采集器。
背景技术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目前,对节肢动物多样性的研究及保护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节肢动物多样性的采集方法,是研究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基础,采集又分为专项采集和普采,采集工具常采用捕虫网,利用捕虫网进行捕网、扫网、水网等等,但是采用捕虫网常常费时费力,且捕捉的生物又不易于分装。由于节肢动物这个类群的生物学特性(如生活史复杂、变态发育)和生态学特性(如活动行为)复杂多变,有些在寄主植物上不太活动的微小的生物,如蚜虫等,用昆虫网很难扫入,用振落法亦不奏效。有些虫体较小或栖息地点较为隐蔽的昆虫,需要根据它们存在的某些迹象进行仔细观察搜索才能采到。如果采集工作单单依靠人力去完成,则工作量巨大,既耗时又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节肢动物多样性采集器,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节肢动物多样性采集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前端设置有扩口件,所述筒体的内腔设置有与扩口件连接相连接的采集网袋,所述筒体的后端设置有用以将节肢动物自扩口件吸入采集网袋的风机。
优选的,所述筒体为伸缩式,所述筒体包含相互嵌套设置有内筒与外筒,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为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设置有用以密封的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扩口件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筒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扩口件与内筒经外螺纹、内螺纹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扩口件前端大、后端小,所述扩口件整体呈锥形,所述扩口件的前端为入口,所述扩口件的后端为出口,所述采集网袋的入口套设在扩口件的出口处,所述扩口件的出口处设置有用以与采集网袋相连接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扩口件的入口、扩口件的出口、采集网袋的入口以及风机的吸风口位于同一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用以提握的手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多挡位开关。
优选的,所述筒体上可拆设置有用以对风机进行供电的电池。
优选的,所述风机采用离心吸气涡轮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紧凑、合理,质量轻,成本低廉,携带方便,可快速拆卸,操作简单,易于使用,采集种类多,采集速度快,可用野外生物的采集试验或节肢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等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筒体,101-内筒,102-外筒,103-橡胶垫,2-扩口件,201-凹槽,3-采集网袋,4-风机,5-手柄,6-多挡位开关,7-可拆卸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节肢动物多样性采集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前端设置有扩口件2,所述筒体1的内腔设置有与扩口件2连接相连接的采集网袋3,所述筒体1的后端设置有用以将节肢动物自扩口件2吸入采集网袋3的风机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为伸缩式,所述筒体1包含相互嵌套设置有内筒101与外筒102,所述内筒101与外筒102之间为滑动配合,所述内筒101与外筒102之间设置有用以相对滑动的缝隙;所述内筒101与外筒102可以采用聚乙烯管制成;所述内筒101与外筒102的长度可根据采样地点地形的变化,植株高度的不同,在1~2m之间手动拉伸或缩短,同时与多挡位开关6配合使用,确保吸力充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内筒101与外筒102之间设置有用以密封的橡胶垫103,所述橡胶垫103设置在内筒101与外筒102之间的缝隙处,所述橡胶垫103可以与内筒101或外筒102相连接,所述内筒101与外筒102上均设置有用以避免两者相互脱离的限位块。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扩口件2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筒101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扩口件2与内筒101经外螺纹、内螺纹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6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勺
- 下一篇:筷子(一次性筷子牙签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