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壤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6187.1 | 申请日: | 201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3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河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00;B07B1/28;B07B1/46;B08B15/04;A61L9/20;B01D46/00;B01D46/02;B01D46/10;B01D53/00;B01D53/04;B01F1/00;B01F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161005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土壤修复系统 土壤污染治理 药剂投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 分选装置 混料装置 开挖装置 设备设施 输送装置 修复效率 修复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污染治理设备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包括土壤开挖装置、土壤分选装置、土壤输送装置、药剂投放装置及混料装置;上述五个部分配合工作,达到土壤的修复目的,各个部分的结构设计合理,整体大幅提高修复效率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污染治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土壤的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同时通过对已污染的土壤进行相应的排土、松土、施加碱性肥料、翻耕晒垄、灌水冲洗、使用化学改良剂等改良和治理措施,使其能够被再次利用,以解决全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的问题。
土壤修复系统是专门针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有机系统,常用设备包括:土壤开挖设备、土壤分选设备、土壤输送设备、药剂混合添加设备、混料设备等。现有的土壤修复系统,存在的缺点包括:
1、土壤开挖设备:对已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时,多采用排土、松土、翻耕晒垄等措施进行治理,在此过程中,污染的土壤开挖装置是重要的治理设备,由于污染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废弃物和有害微生物,同时产生刺鼻的异味,缺乏一种可净化空气和杀菌的污染土壤开挖设备,对污染土壤开挖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危害,同时也会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2、土壤分选设备:在筛分过程中,干燥的土壤在筛框内由于振动粉碎,容易扬起灰尘,在筛分后容易飘散至空气,污染空气;机器筛分时,与地面产生相对振动,易形成噪音,影响工作环境;
3、土壤输送设备:污染土壤经过粉碎后需要经输送设备输送到搅拌设备,污染土壤在搅拌设备里与药剂进行搅拌,工序麻烦,且搅拌需要大量工作时间;
4、药剂混合添加设备:现有的投药设备大多喷淋头位置固定不便,喷洒角度有限,不利于污染土壤的全面净化;现有的修复污染土壤投药设备大多是将化学氧化剂与水体混合完全后,再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运输到投药设备中,再由投药设备将内部的氧化剂喷洒在污染土壤上与其发生化学反应,但现有的投药设备体积有限,不能一次性容纳过多的化学氧化剂,需要往复添加新的化学氧化剂才能继续工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增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 度。
5、混料设备:混料机运行后出料时,会有许多粉尘颗粒物从出料口一同带出了,由于土壤具有污染性,将会给大环境带来相当大的污染,甚至危害附近人员的健康;2、混料机的高度较高,当发生故障时不方便维修,人工攀爬易摔倒,不够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土壤修复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申请人进行研究及改进,提供设计合理、效率高、修复效果好的土壤修复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土壤修复系统,包括土壤开挖装置、土壤分选装置、土壤输送装置、药剂投放装置及混料装置;
所述土壤开挖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的一端设置有挖土机械臂,且工作台上方的另一端设置有操作室,所述工作台的下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移动履带,所述移动履带的内部并列设置有多个移动齿轮,所述挖土机械臂远离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挖土斗,所述操作室后方的面板上设置有出风管道,且操作室侧面的面板上分别设置有操作室密封门和进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的内部设置有抽风机固定杆和大功率抽风机,所述进风管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密集过滤网,且进风管道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活性炭除异味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河,未经李春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61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区域污染量的污染物场地修复系统
- 下一篇:土壤异位修复系统